从1月8日发现疫情至1月31日津南区全面解除封控,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我市首次抗击“奥密克戎”本土疫情的场景。

  核酸检测

  疫情发生后,津南区启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和“上门”服务,全力保障基层防控管理切实落实到户、到人,实现核酸检测筛查应检尽检。

1月15日,位于津南区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完成展馆内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3300余人一个半小时内检测完毕。1月15日,位于津南区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完成展馆内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3300余人一个半小时内检测完毕。
1月16日,夜幕下的津南区北闸口第一小学核酸检测现场。1月16日,夜幕下的津南区北闸口第一小学核酸检测现场。

  物资保障

  为防止疫情扩散,2022年1月8日起津南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范围,为确保尤其是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居民生活正常,津南区启动生活必需品保供机制,与封控区、管控区附近的大型商超、菜市场、批发市场进行联动,在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保障了各封控小区、管控小区的群众生活。

1月19日,一名志愿者背着蔬菜、牛奶等生活物资进入津南区双港镇仁和园封控小区。1月19日,一名志愿者背着蔬菜、牛奶等生活物资进入津南区双港镇仁和园封控小区。
1月21日,一车装载蔬菜的公交车停放在合安园管控小区外。疫情期间,公交车成为了运送物资的重要交通工具。1月21日,一车装载蔬菜的公交车停放在合安园管控小区外。疫情期间,公交车成为了运送物资的重要交通工具。

  隔离与出院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津南区将密接与次密接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在这之后,确诊患者也开始陆续出院,疫情有所缓解。

1月23日,一患者走出海河医院。当日,天津本轮新冠肺炎疫情27名患者出院,其中包括12名成人15名儿童,他们将被转入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接受康复治疗和健康监测。1月23日,一患者走出海河医院。当日,天津本轮新冠肺炎疫情27名患者出院,其中包括12名成人15名儿童,他们将被转入一中心医院水西院区接受康复治疗和健康监测。
1月23日,一名患儿走出海河医院,被护送上救护车。1月23日,一名患儿走出海河医院,被护送上救护车。

  驰援津南

  疫情发生后,市委组织部先后从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有关区选派5300余人组成突击队驰援津南区,除此之外,众多的社区工作者、居民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等组成各类应急小组,他们在一线一起协助医务人员抗击疫情。

1月19日,津南区合雅园物业人员杜世倩背着20余公斤的消杀器材,每隔一小时就要为小区进行一次消杀。1月19日,津南区合雅园物业人员杜世倩背着20余公斤的消杀器材,每隔一小时就要为小区进行一次消杀。
1月19日,市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津南区防疫指挥部临时党委第三党支部书记汤浩(右一)带领下沉干部穿好防护服准备进入双港镇仁和园封控区。1月19日,市级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津南区防疫指挥部临时党委第三党支部书记汤浩(右一)带领下沉干部穿好防护服准备进入双港镇仁和园封控区。
1月20日,志愿者刘楠在天津大学津南医院为管控区内的居民取药,小区管控期间他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为60多位社区居民挂号取药。1月20日,志愿者刘楠在天津大学津南医院为管控区内的居民取药,小区管控期间他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为60多位社区居民挂号取药。
1月20日,一位志愿者在海河教育园体育馆搬运保障物资。1月20日,一位志愿者在海河教育园体育馆搬运保障物资。

  守夜人

  津南区发生疫情期间,对于封控区,坚持“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原则,所有封控小区出口有警力执勤、楼栋门口有专人值守、住户门口有电子“门磁”,严防疫情风险外溢。

  每到深夜,都是值守人员最难熬的时候,寒冷加之疲惫,使得每个人都要在轮班值守的6小时里打起精神,守好每一道门。

  熄灯与霓虹

1月24日晚,津南区林锦花园小区依然黑着灯,为了控制疫情传播,这里的居民大多都还在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1月24日晚,津南区林锦花园小区依然黑着灯,为了控制疫情传播,这里的居民大多都还在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
1月24日傍晚,津港公路上亮起了彩灯,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小年”。1月24日傍晚,津港公路上亮起了彩灯,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小年”。

  解封

1月26日凌晨,津南部分区域解封,一位民警撤下围挡。1月26日凌晨,津南部分区域解封,一位民警撤下围挡。
1月26日,津南部分区域解封后的当天,津港公路上排满出行的车辆。1月26日,津南部分区域解封后的当天,津港公路上排满出行的车辆。
1月31日(除夕)0时起,辛庄镇林锦花园、林绣花园解除封控区管控。1月31日(除夕)0时起,辛庄镇林锦花园、林绣花园解除封控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