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中,采样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积极开展“敲门行动”,在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同时,也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群众送去了温暖,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核酸检测采样,既实现了高效精准,又带给他们许多感动。

  残疾人感受温暖

  “40多年的类风湿了,我的双腿关节已经严重变形了,行动十分困难。”家住河东区瑞金里的宋女士是一位肢体残疾者,1月9日当她得知全市将要进行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她和老伴儿都十分焦虑,“因为我老伴儿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平时我们很少出门。如果长时间排队做核酸检测,真怕吃不消。”

  就在宋女士老两口犯愁的时候,河东区华泰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她家:“宋阿姨,想到您和老伴儿行动不便,我们已经将您们纳入到上门做核酸检测采样的名单里了。您们只需要在家照顾好自己,等待医务人员上门检测就好了。”这句话给宋女士和老伴儿吃了定心丸,随后他们顺利地在家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

  “目前我们已经接受了三次核酸检测,每一次社区工作人员都很细心,不仅提醒我们做好居家消杀工作,还教我们如何及时查询核酸检测结果。”宋女士感激地说:“真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特殊人群的照顾与关怀。”

  “我们社区中有一些老旧小区,老年人、残疾人都不少。我们从全市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就通过人员底册将这些居民主动纳入了上门核酸检测的人群范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提供了260余次入户核酸检测服务。”河东区春华街道华泰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亚宁说。

  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河西区德才里社区的残疾人也享受到了入户采样的服务。“1月9日,我们接到转天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时,除了部署工作以外,还有一件事儿就是帮助社区特殊人群做好检测采样。”河西区马场街道德才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赵婷说,网格员第一时间对社区内的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其中一些残疾人为了不给社区增添负担,坚持到采集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对于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就安排入户采样,并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上门时间,切实方便了残疾人,也做到了应检尽检。

  老人安心做检测

  “王奶奶,王奶奶,开一下门,做核酸啦。”1月15日全市进行第三次全员核酸检测,南开区天大四季村社区网格员刘婉虹下了户,换上了防护服,来到天大三村敲门入户。多次敲门后,见没动静,刘婉虹又掏出手机拨打王奶奶电话,反复拨打几次仍然没人接。屋内的王奶奶老两口已经80多岁,一位身体行动不便,几乎无法在房间内自由活动,另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作为网格员,刘婉虹对王奶奶家的情况十分了解,为了防止老两口漏筛,她提前来到家门口,一边敲门一边打电话,15分钟后终于把门敲开了。医护人员也顺利进行了核酸采样。

  刘婉虹又带着医护人员来到小区里同样行动不便的马奶奶家。配合做完核酸采样后,老人还拿出一兜了水果,心疼地说:“孩子们都辛苦了,吃点水果,润润嗓子。” 居民的配合和感谢让大家很感动,但却婉言谢绝了,“马奶奶,谢谢您!我们不能接您手里的东西,您别客气了。”

  天大四季村社区是老旧小区,有50栋楼,2400多户,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500多人。为了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社区网格员在之前摸排的居民详细情况基础上,建立了一份需要入户检测的居民名单。“二筛”前晚,负责发动楼门的志愿者逐门逐户敲门,摸排人员居住情况,一是摸排是否存在漏筛人员、二是摸排需要入户检测的人员。摸排后将台账交给社区网格员,网格员再与自己的台账进行比对,这样一来,入户人员台账就更精准全面了。根据统计,社区内有160多人需要入户采样,多为不能下楼、体弱多病的老年人,还有低龄幼儿和残疾居民。

  “二筛”和“三筛”时,由一名网格员和一名志愿者、一名医护人员组成入户小组,进行入户核酸检测采样。为了提高效率,网格员在入户前会通过前置敲门或电话形式,提前告知居民做好筛查准备。“入户时,医护人员不进门检测,尽量请居民在家门口检测,这样可以避免过多暴露,也减少对老人们生活的干扰,”刘婉虹说,“如果有卧床老人无法移动,医护人员会用最快的速度采集,并告诉居民等他们离开后进行酒精消毒。”

  住在南开区观景里社区的百岁老人常奶奶也在家中接受了核酸检测采样。常奶奶的女儿齐阿姨告诉记者,母亲行动不便,已多年不下楼了。社区也了解家里的情况,15日中午,网格员和医护人员就上门了。为了减少感染,她和老伴扶着母亲在门口接受了采样。“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很有人情味儿。”

  上图 在“敲门行动”中,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