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电影《长津湖》上映。71年前,当时年仅20岁的孙兆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奔赴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长津湖和战友们一起与美军进行了28个昼夜的殊死较量,最终取得胜利。
2021年10月,当我们辗转在天津市静海区找到孙兆祥时,他刚刚过完91岁的生日。
孙兆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大河口村,1948年加入人民解放军某炮兵连任通信兵,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解放南京、上海战役。1950年10月1日,孙兆祥所在部队奉命自浙江一带抵达山东泰安、大汉口地区集结,他本以为部队会在泰安扎根,没想到刚刚抵达泰安就接到北上命令。“当时,首长并没有告知具体任务,只是说到最冷的地方去,11月我们到了丹东,将秋装换成冬装。”这时孙兆祥才知道部队即将出国入朝作战,“我们摘下解放军领章帽徽,把所有有解放军标识的东西留下。”部队清查孙兆祥跟随部队从丹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的新义州。
通信兵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作为炮兵营通信班副班长,孙兆祥刚刚进入朝鲜就亲眼目睹了敌机的轰炸,“我们最初路过村子时还好好的,等完成任务回来时村庄都被炸没了。”讲着讲着,他的声音就逐渐低下去,然而最惨烈的战斗还在后面。炮兵阵地被轰炸,作为部队年纪最小的战士,孙兆祥听从班长命令运送伤员去医院,“真是捡了一条命,运送完伤员再回去,看到阵地被轰炸,班长哭着和我说:小孙,咱们找炮!”
电影《长津湖》中的很多细节设定都来自于真实的战争。“快开战之前,班长会每个人发一个小布头,上面写上姓名、番号、老家等信息。这样的话,牺牲了就能对上号。你问我怕吗?我们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多年后,孙兆祥再说起那场战场上的情形,还要长长地停顿,整理情绪才能说下去。听着前方战友一个个倒下的消息、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花名册上抹去,他也想拿起机枪冲到最前沿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但作为军人,听从命令是天职,他只有更好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时刻保持通信畅通,才是对前方战友最大的帮助、让情报第一时间送达指挥部、让炮弹准确无误地砸到敌人的阵营,让侵略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为了避免敌机轰炸,官兵们不允许进入房屋,露宿在雪地里,饿了就吃一把煮黄豆,吃光了就捡冻土豆,没人抱怨。”相比之下,美国士兵给养充足,单兵都配发棉大衣,武器装备也先进。就是在双方后勤补给、武器装备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孙兆祥和战友与美军进行了28昼夜的殊死较量,歼敌2000余人,取得了长津湖战役新兴里、柳潭里战斗的胜利。最终,那场战争赢了。
同时缴获了美军不少物资,孙兆祥的床单下一直铺着一条军毯,军毯上有2个小孔是在战场上留下的2个弹孔,“这条军毯是美军单兵裹行军装备用的,就是在那次战役里缴获的。”从那以后,孙兆祥不管到哪都带着这条军毯。他认为那是自己的功绩,也是敌人战败的佐证。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以后,双方都转入战略防御。美、韩军趁志愿军防御尚未巩固之际,在金城地区再次发动攻势。他所在的炮兵团配合友邻部队,担任马转里一带的阻击任务,“金城阻击战,我们师在那阻击,上去一个团,就有一批伤员。之后又上去又换人下来,结果抬担架的都没有了。”走到半路,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拦住了去路,一颗颗炮弹在身边爆炸,“江水有一人多深,我和刚刚补充来的小战士一起渡河时,一发炮弹突然在小战士身边炸响。”孙兆祥拉起裤腿,弹片擦过的伤痕依旧在,“小战士一把没拉住,就被江水冲走了,我只知道他姓李……”上岸后,他把弹片直接拔出来,简单包扎继续行军,穿山越林步行三十多里路,及时到达了布防地,保证了全团的通信畅通,炮兵营也顺利配合主力部队完成了阻击任务。
1952年10月,孙兆祥所在部队圆满完成作战任务回国,而他因部队需要留在朝鲜继续战斗,直到1955年10月才最后一批返回国内。1962年底孙兆祥转业到地方,1982年离休。如今孙兆祥依旧每天关注新闻,时不时还会自己骑着三轮去医院拿药,战争给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忆,对战友的敬意化作他一生坚强的动力。
作战中,孙兆祥将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说:“谁也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远,就是向前向前向前,消灭敌人,因为我们的幸福还在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