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已走过七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完成中期任务目标转向启动远期工作任务的重要一年,尤为关键。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一节中,“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头一项。“加快”二字显示出今后推进这项工作的非常力度。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代表、委员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少提案、建议。

  温娟

  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温娟▲全国人大代表温娟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温娟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议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统筹推进区域结构调整。建议国家建立重大项目区域会商、联合审查机制,统筹区域重化行业产能分配、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实现污染影响“区域最优”;统筹推动区域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统筹分配海河流域上下游水资源,确保稳定的生态基流,逐步提高入海水量。

  二是深化拓展区域协同机制。建议国家组织开展京津冀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立足“十四五”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导、促进区域规划有机衔接、标准逐步统一;加快完善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统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建设,深化扩展区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建议制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污染防治特别法,从法律层面支撑保障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突破“飞地”环境管理权属、跨界执法证据互信等法律障碍。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共话京津冀 | 同享一片蓝天 携手幸福之路(视频来源津云 | 津云记者:张宁 王欣、新京报记者:刘鑫;配音:广播新闻中心:长军)

  周潮洪 全国人大代表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设 改善京津冀用水短缺问题

  作为来自水利系统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非常关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她建议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设,改善京津冀城市用水短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设 改善京津冀用水短缺问题(视频来源津云 | 记者:董立景、摄影:马成)

  周潮洪认为,海河流域水资源禀赋差,刚性需求大,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3%,却承载着全国8%的耕地,1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目前,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未审批,下一步还要完成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土地预审等报告审批,工程发挥效益还需10年左右时间,从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东线二期工程建设,到2030年工程可正式投入运行。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加快东线二期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审批,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东线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让京津冀水资源供需由‘紧平衡’扭转为‘全保障’,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刚性用水需求,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周潮洪表示,长期以来,京津冀大部分地区存在农业和河道生态用水被城市生活、生产用水挤占现象,天津、沧州等沿海地区,非汛期上游来水较少且水质较差,没有优质水源补充生态用水。建议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在南方水量充沛时段,增加北调水量,向河湖生态补水,为京津冀地区增供优质的生态水源。

▲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全国人大代表周潮洪

  黎昌晋 全国政协委员

  编制规划 推进京津冀人工智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黎昌晋(资料图)▲全国政协委员黎昌晋(资料图)

  京津冀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如何通过区域内部的协同,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未来落实“十四五”规划、推动京津冀协同深入发展的重大课题和关键之举。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黎昌晋建议,应在国家层面尽快编制“十四五”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规划,在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同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引擎。

  “天津和河北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不仅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而且为北京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黎昌晋认为,通过优势互补,三省市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将是“十四五”时期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孙昌隆 全国政协委员

  以“金融”撬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弘湖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昌隆表示,金融作为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是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虽同属京畿重地,但京津冀三地经济、金融等发展水平各异。”在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金融领域的协同效应,让金融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孙昌隆建议,着力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三地金融一体化发展整体规划,明确三地金融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在天津、河北建立金融产业园、金融特色小镇、各类交易市场等,将山水资源、人文环境、城市配套等资源优势与金融发展相结合,提高天津、河北,尤其是河北的吸引力,以保证金融产业转移中“迁得出去、落得下来”。

  “津冀两地也可打造金融运营中心和后台服务中心,促进金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孙昌隆表示,通过出台鼓励政策以及经济杠杆推动疏解工作,引导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金融运营机构转移至天津,引导金融机构电子银行、数据中心、呼叫中心等劳动密集的后台服务功能转移至河北。为了避免因产业项目转移带来的GDP流失和激发各地共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还可以完善产业转移协作利益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