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黄墙红瓦的村居静谧、整洁,荷塘、凉亭、休闲广场错落有致,位于静海镇南端的小高庄村虽然只有213户、514人,但这个小村子里的村民幸福指数却很高。

  深秋的傍晚天已渐冷,但小高庄村并不冷清。小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面旁的小广场上,秧歌队的曲子和村民爽朗的笑声、篮球场上队友间的呼唤和跑动跳跃的身影,让这个村子充满了活力。

  “你瞧这村里现在环境多好,晚上扭扭秧歌,锻炼身体,大伙儿聊聊家常,心情舒畅晚上睡觉都特别香。”在广场上,胡如军踩着锣鼓点,扭动着腰身说着,透露出满满的幸福。

  胡如军所说的这片活动广场原本是一片废弃的旧厂房,多年来始终闲置于此无人打理,周围环境脏乱。废弃厂房旁还有一个存在已久坑塘,十几亩的坑塘拥有8亩多的水面,而坑塘里早已被村民扔倒的垃圾污染,水藻覆盖已经看不到水面,散发着阵阵臭味,从坑塘旁路过要掩鼻而行。 

  近两年,美丽村庄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这个小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的村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里道路全都改造了,主路铺上了水泥路面,胡同铺了面包砖,村里面貌大变样。”在村里土生土长,今年已经70岁的胡如军老人指着广场旁的坑塘告诉记者,“原来的臭坑塘经过清淤治理,现在不仅水清岸绿,水里还种植了很多品种的荷花,荷花盛开的时候,那景儿太漂亮了。”

  “以前村里特别穷,别说我小的时候,十年前村里连电费还交不上呢。你再看现在,太阳能路灯都装上了,白天绿起来、晚上亮起来。”胡如军回忆着这几年村里的发展,笑容堆在了脸上。

  小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子钰介绍,这几年,村内道路全部完成了改造,村内水泥路面硬化6790平米,胡同铺设面包砖硬化1.4万平米,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去不复返。为了让小高庄村环境彻底改变,村里还取消5个露天垃圾池,新购垃圾筐200个,建成了封闭式垃圾转运站,成立了村保洁队,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小高庄村积极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重新粉刷民宅外墙17000平米,改造老化下水480米,道路整修铺设柏油路面5200平米,村内现有的四个公厕全部改为水冲式卫生厕所,打造健身广场4700平米,更加方便了村民生活。

  小高庄村变美了,村民手头也宽裕了。凭借着多年的种枣经验,“高庄脆枣”品牌已经叫响,靠“枣”致富的路子走对了。如今,小高庄村全力打造了“高庄脆枣”品牌,并且逐渐向优质冬枣转型。刘子钰介绍,全村现有脆枣品种以圆铃大枣为主,有少部分马牙枣和冬枣。“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于冬枣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全村年脆枣产量达200多万斤。

  刘子钰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开始把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栽植冬枣树1.7万棵,免费为村民提供2万棵优质冬枣树苗,对传统脆枣进行品种改良,逐步转换成优质冬枣,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小高庄村冬枣种植大户胡如军家里有十二三亩地,今年已经全部种植上了冬枣,一家人正忙着收获一年的果实。“我是村里第一户种冬枣的,开始试种了几亩,结果销售价格还真不错,就陆续都改成冬枣了,而且品种也在不断更新。以前种脆枣,最好的时候一亩地卖7000多块钱,现在种冬枣一亩地买一万五六,比原来翻了一番。现在我和老伴儿俩人一年收入十几万,比出去打工赚的都多。”看到胡如军家种植冬枣有了好收成高收入,其他村民也陆续将自家的土地改种冬枣,一起搭上这班致富的车。(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