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耗智慧小屋 本报记者 张磊 通讯员 乐坤 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0+小屋”的恒温智慧
11月2日,陆地风力加大,气温骤降,即将建成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生态宜居智慧能源小镇“0+小屋”里,却是温暖如春。
这座通体白色的小屋虽然没有纳入城市供暖体系,屋内却依然能够保持令人舒服的恒温。
客厅、工作空间、生活空间,身处小屋之内,屋内摆设乍看和普通家庭别无二致,但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感知:智能控温控湿只是这座小屋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作为天津市首个零能耗智慧建筑,“0+小屋”不仅实现全部能源自给,更实现建筑内的舒适体验。
“洛奇,请开启居家模式。”简单一句语音指令,屋内电灯就全部打开,电动窗帘开始缓慢闭合。而小屋内的家用电器,则都能够使用手机APP进行远程指挥。
“‘0+小屋’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惠风溪智慧能源小镇示范项目之一,‘0’代表着零能耗,‘+’代表模式+、平台+和智慧+。”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营销部项目负责人贺瑞介绍。
这座零能耗智慧小屋共有调蓄空间、绿色氧吧、零能耗概念空间、智慧家居体验空间和智慧商务体验空间5个空间,135平方米的“0+小屋”,最大限度利用屋顶、路面等可用空间,铺设了60块光伏板,装机容量达20.7千瓦,在光照条件较好情况下,每天可发出60度电,完全做到了建筑用能自给自足,并实现余电上网,成为区域分布式电源。
“小屋还配备了零能耗建筑运行管理系统和40千瓦时的储能设备。”贺瑞说。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是“零能耗”小屋的“能控中心”,充当了小屋“充电宝”职责。发电充足时,就将多余的电能储存在这里,在夜间和光照不足情况下向建筑内用电设备进行放电。
“它能储能40千瓦时,也就是40度电,够普通家庭4天的用电量。”贺瑞介绍。
而多端口能量路由器的功能不仅是储能,还能通过对电网、光伏、储能以及家用电器之间的能量传输进行智能控制,并依托能耗建筑运行管理系统自动将室内用能场景切换至智能、节能、舒适和个性等不同运行模式,保证建筑全天候能量自给自足,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零能耗运行。
在“0+小屋”客厅里,40吋电视上实时显示着小屋光伏发电量、储能充电量、负荷用电量等信息,以及温度、湿度等环境状况,通过智能、舒适、节能、个性、夜间等应用模式设置,满足不同用户的用能需求。
无论是哪种模式,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聪明”的小屋都能实现“智慧”调节。
“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居家、办公等不同区域用能设备,无论是电能储存、能量转换,还是在能源不足下切除非重要负荷,均由系统自动完成。”贺瑞说,而小屋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融合“被动式”建筑和“主动式”能源供应技术,更能通过“产、储、控、用、节”五方面策略,实现零能耗。
除实现电能“零能耗”,这个小屋浑身都是“绿色”材料,置身在小屋之中,体感颇为舒适。“0+小屋”采用“被动房”节能技术和材料,可阻断内外热交换,使建筑能耗水平较国家标准降低85%以上。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个集成应用、被动式建筑技术、主动式能源管控技术、家庭能源路由器、智能量测等创新技术的产能型零能耗智慧建筑,“0+小屋”今年4月14日建成,运行半年多来,共发电1.2万度,使用电量7000余度,余电上网5000余度,产耗能比达到170%,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