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天津市善济宏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进行中药方剂的开发和院内制剂项目的孵化,并成立了中医药专业团队,在天津市血液病研究所建立了西医临床基地。让总经理齐燕松始料未及的是,企业将自己研发的新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其中65件初步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申请,遭到了驳回。回忆起当时的困境,齐燕松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多款新药正进入临床阶段,专利申请被驳回,项目一下子全停了,公司一千多万元的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
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初步认定65件专利为非正常专利申请的通知书,善济宏兴面临着受到国家诚信体系处罚、公司倒闭的危险。愁眉不展的齐燕松,向市知识产权局进行求助。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企业所处的困境后,将企业列入重点帮扶对象,派出帮扶组指定专人进行帮扶。
“经过7天的梳理,我们发现,企业的数据没有问题。” 市知识产权局帮扶组工作人员赵彬告诉记者,“由于企业的人才大多是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对专利申请制度不熟悉,与国家专利局沟通不顺畅,提交的专利申请材料模式单一、高度相似,才遭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驳回。”
了解到企业的“堵点”后,帮扶组特别组织了中医专业的9名专家,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对65件列入疑似非正常的专利申请,重新进行分析。对每一条专利数据一一进行比对,并邀请国家专利信息中心专家对每件专利申请材料一一进行核对。
拿着这些完善后的专利申请,市知识产权局从非正常专利申请的认定原则上入手。“我们先后给企业争取到了工作汇报、情况说明和视频会议等申诉机会,补充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佐证材料,最终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可。”赵彬告诉记者,这些努力让65件专利申请成功“转正”,重新回到了审批流程。
“目前我们企业已经有19个专利申请正式通过审批,拿到了发明专利证书。正是市知识产权局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才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齐燕松激动地表示,“通过这次专利申请,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天津良好的营商环境,体会到了天津对知识产权实实在在的保护。我们非常有信心,让企业今后的研发项目继续在天津落地开花。”
今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成立了8支服务队,以企业、区、高校科研单位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对象,分区分层,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路子、办实事、搭平台、解难题作为工作主线,深入企业一线,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服务队成立以来,我们先后深入企业服务232户次,采取深入车间厂房、现场座谈等方式,真心听取企业困难和服务需求,解决企业提出的提高专利申请授权速度、专利实施运用、知识产权与资本融合以及企业商标注册和享受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政策问题235个。”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挺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服务8145家企业享受国家专利费用减免政策,减免企业专利费用8500余万元,共受理专利申请 5.5万件,接受电话咨询 2万余次,线上为企业答疑解决500多个问题,受理了22件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专利并提供专利优先审查绿色通道。全市8个商标受理窗口直接受理各类商标业务802件,接听咨询电话3514次,现场咨询617件,指导申请人网上办理商标注册申请223件,保持了近年来商标发展的快速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