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云淡、秋高气爽,稻田里满眼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池塘边人们三三两两悠闲垂钓,清风徐来,水波不惊。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里,一排排民居掩映在绿色之中,这就是“北国江南”——宝坻区周良庄街道田邢庄村。

  过去这里坑塘遍布,垃圾污水横流,村民收入低,一度成为当地的落后村。2016年10月13日,市委书记李鸿忠来到田邢庄村调研指导,对该村作出建设“北国江南”的定位,对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几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发展,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8万元,生态环境在该区名列前茅,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党建引领,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

  田邢庄村全村现有77户,共217口人,有党员22名,耕地面积580亩,有鱼池400亩,几年前全村土地已全部进行流转。

  该村紧邻津蓟高速京津新城出口,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但村里因缺乏整体发展思路,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收入低、环境差,矛盾问题较多。

  “我们深刻认识到村庄要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田邢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学兰说,以前村里有所老学校留下的三间旧平房作为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齐全、条件差,村民不愿意去,党组织活动难以定期开展。2016年,在上级部门帮助和支持下,建成总面积113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有村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休闲健身室、科普活动室等多个功能齐全的活动室。

  “这几年村里变化可大了,不仅村容村貌得到很好改善,村里还建成了很多文化娱乐设施,包括农家书屋、棋牌室、健身室、乒乓球室、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今年69岁的李景泉曾在畜牧兽医站工作,2011年退休后回村养老,村里齐全的文化娱乐设施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他连连称赞。

  “阵地扩大了,服务功能齐全了,党组织活动得以高标准开展,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先后有很多兄弟单位来参观学习,我们觉得很光荣。”王学兰说,田邢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部署要求,努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群众参加村内各项建设。

  今年田邢庄村还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村,目前有5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共20余名志愿者,全部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爱心志愿者已成为村里又一道亮丽风景。

  “志愿者给我买米买面,帮我洗衣做饭,只要我有需求,他们就上门来帮忙!”今年79岁的独居老人王珍说。70岁村民闫秀云告诉记者,四年前她老伴得癌症去世后,志愿者们成了她的亲人,她说:“志愿者们跟我亲如一家,脏活累活他们抢着干,真的太暖心了!”

  环境整治,落后村变成美丽村庄

  “马路宽了,路灯亮了,垃圾没了,过去的臭坑塘变成休闲花园,村庄越来越美了!”今年66岁的村民李会说,以前村里有三个臭坑塘,长年堆放垃圾,污水四溢,一度成为村民的一块“心病”。2016年由村镇共同出资12万元专项清理整治,三个臭坑塘不仅摇身一变成了垂钓园、花园和采摘园,还成为乡村的旅游景点。

  “村南有个10亩的废坑塘,以前村民都往里面倒垃圾,臭气熏天。坑塘改造后,这里建成了一个小花园,有凉亭、靠椅,栽种冬青、海棠、月季等花木,成为村民早晚都爱去的休闲场所。”李会笑着说,随后他指向距村委会不远处的一片绿油油的菜园,大门上一副对联颇有情趣:认几畦菜地躬耕垄亩,种四季时蔬体验乡情。横批:农夫基地。

  “过去这就是个盐碱地大坑塘,改造成了蔬菜采摘园,种植西兰花、西红柿、大葱、豆角、白菜等蔬菜品种,现在这里已成为村里亲子游的一个热门景点了。”李会说。

  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生根。田邢庄村先后筹措资金6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3个街心花园和6个凉亭,实施道路硬化1.5公里,并安装1200个太阳能灯。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的统筹推进,去年田邢庄村先后实施了自来水管网入户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厕所革命等建设工程,目前,污水管网主线及各户污水管网工程已全面完工,81户村民进行厕所改造。

  今年,结合宝坻区实施人居环境“百日大会战”,田邢庄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助力、群众积极参与”开展环境整治,共出动挖掘机、电动三轮车、小货车200余次,党员干部及群众400余人次,全面清理村庄道路沿线两侧垃圾杂物、田间地头及养殖池塘边农业废弃物、乱建设施等,垃圾及时转运、日产日清,彻底解决了“脏、乱、差、臭”等问题。

  产业带动,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沿着乡间小路前行,阳光暖暖照在身上,记者来到距村子不远的一处水产养殖区。村民杜国平正站在池塘边忙着给鱼儿投食。他说:“我家有两个池塘,一共80亩水面,大池塘65亩水面,主要养殖鲤鱼、草鱼、花鲢、白鲢,实施多种鱼类立体混养。今年6月卖了一批成鱼,纯收入为15万元。大鱼捕捞后,我又买来了10多万尾鱼苗投放到池塘里,明年6月可以捕捞上市。小池塘15亩水面,养殖南美白对虾,再过一个月捕捞上市,预计有8万元进账。”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村民发展后劲问题,在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助指导下,田邢庄村相继实施了生态旅游村建设项目和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其中市级帮扶资金320万元,市口岸办投入资金80万元,街道办自筹144.9万元,养殖合作社投入220万元。此外,借助本地原生态资源多、毗邻津蓟高速出口优势,以“城市农夫基地”为主题,以认种认养为特色,用旅游服务业拉动村里经济发展,已建成了采摘园、垂钓园、农家院等,村里旅游元素不断增加。

  “我们与乐品田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智慧乡村项目,共接待中小学生1.4万余人,为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王学兰说,通过项目带动,村民的思想活跃了,发展思路更广了,村民们依托紧邻京津新城地理优势,纷纷走出去打工经商、自主创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目前,该村已被宝坻区委区政府列为京津新城亿利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建成后该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新的飞跃。

  几年前,田邢庄村就实施集体流转土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发展南美白对虾规模化养殖,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全村有90人转移就业。同时,王学兰还带领村民对田地、果园、池塘和路面等基础设施进行初步改造,建立果蔬采摘区、打造休闲垂钓区,发展林下养殖和稻蟹立体种养,开展多种经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逐年增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提高。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8万元。

  “村集体富了,就要把更多更大的红利让给老百姓,让大伙儿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王学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发展,田邢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户户有钱赚,家家走上了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