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强调,首都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加强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探索出人口经济密集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联防联控联动新模式。

  完善统一的人口流动防控联动机制。由疫情引发的全国性阻击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人口流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速阶段,加之传统节假日和返乡人员、大中小学校放假的特殊时期,这种中国特殊的人口流动状况是导致疫情防控风险加剧的重要原因。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初,一些地方出现了断路封路的极端现象。虽然阻断了病毒和人流,但也给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极大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防控的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两大环节,一方面协调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防控联动,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切实落实分区分类精准复工复产,高度防范“邻避运动”和“群体性事件”两类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协调同一区域内的人员合理流动,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的社会力量,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舆论引导和心理救助辅导等。

  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供应链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重要内容。疫情防控阻击战,从某种角度上是考验一个国家的应急物资供应链保障能力。应急物资是指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需的保障性物资,在应急管理中起基础性作用。从这次疫情防控初期来看,疫情较重地方出现了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检测盒等应急物资短缺现象,应急物资供应链安全保障是今后要大力加强的。我们急需建立一个集仓储管理、加工包装、运输配送、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应急物资供应链体系,这样才能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送得来、用得上。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体化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对应急物资原材料、重要零部件等进行分类和企业单位备案,按照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储备—调拨—配送”战时工作方案,保障应急物资供应有序有力;另一方面,一个战时应急高效运转的交通网络体系是应急物资物流配送基础支撑,在集中统一的领导指挥下,军队、交通部门、地方交警等必须通力合作,合理配置并协调铁路公路、交通要道站点的检查检验检疫,打通人流、物流堵点,放开货运物流限制,避免过多或过少设关设卡,保障应急物资、重要物资的供应安全可控。

  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产业链联动机制。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国际产业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出口贸易也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应急物资的完整的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即针对战时应急需用,统一组织原材料供应、安排定点生产、规范质量标准,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要将产业按照战时应急分类管控,尤为重点安全保障的是战略应急资源产业、国计民生产业和国际产业链嵌入产业,如新冠肺炎疫情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检验检疫疫苗、医疗器械、医药用品等应急资源生产。优化重要战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既可以按照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又可以按照经济地理区域或城市群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时在线汇总地区物资生产使用情况。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相关企业事业、研发单位等按照等级依次纳入应急响应方案中,加强保障战略物资生产安全。充分发挥科技智能产业作用,发挥其在万物互联、信息汇聚、优化调度、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抗击疫情工作,应对战时应急突发事件。

  构建统一的联防联控联动大数据支撑体系。针对当前疫情防控进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发挥好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作用,打造智能化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覆盖全国的数据信息“一张网”,强力支撑和协调“一盘棋”工作格局。目前,新兴技术已经在公开疫情信息、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控制病毒传播、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缓解社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得益于之前智慧交通、智慧安监、智慧消防等领域数据的综合集成。在疫情防控的中后期,更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经济社会活动等公共数据实时报送、同步变更、自动核查效率,为科学防控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提升政府综合分析研判能力。同时,共建共有共享共用“数据池”,全面推进风险监测预警、风险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的共享“数据链”,最终形成统一的“客户端”的“一网通办”,推动突发事件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从而进一步支撑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