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

  喜庆到

  鼠年要来啦

  说起天津人的过年老例儿

  实在是不少

  一些老例儿用现代人的目光看

  还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

  甚至有些迷信色彩

  但却反映出老天津人

  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现在,这些老例儿

  离我们已经渐行渐远了

  懂“规矩”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讲“规矩”的更不多

  赶紧跟着广播君一起感受下

  纯正的“津味”年俗吧!

  大年初一

  素饺子

  “饺子”与“交子”谐音,表示新年与旧年在“子时”交替,象征辞旧迎新。对于天津人来说,春节的饺子不能少,尤其是素馅饺子。为了讨吉利,有的人家还在过年饺子里包进一枚硬币,认为吃到它的人在新年能发财交好运。为了保证卫生,有的家庭把硬币换做糖块,甜甜蜜蜜迎接新年。今天零点,您吃饺子了吗?吃的嘛馅儿的?

  早晨不喝稀饭,不吃荤

  过去穷人家吃不起干饭,只能用稀饭混饱,因此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干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不能吃荤。

  忌洗澡洗头洗衣

  这一天里“洗刷刷”会将新年的好运气都洗掉。

  忌借钱

  “初一借了别人的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整一年”。

  大年初二

  姑爷节

  初二是出嫁的闺女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的日子,并戏称“姑爷节”。不能空手回去,要带一些回门礼,切忌回门礼为单数。迎接姑爷款待女婿时,按照天津“老例儿”,一定要摆上一桌配四碟菜的打卤面。

  敬财神

  初二是民间的“敬财神”日。老天津,无论是一般人家在家里,或是商家在店铺里,都要对财神进行一番供奉。商家祭祀财神,礼毕后不但大放鞭炮,还要大摇算盘,表示财源广进。

  吃捞面

  天津人习惯把捞面当做“喜面”看待,由于面条有着“条条顺”的吉兆,在春节这个全家团聚的好日子里,自然也不能少了捞面,从而留下“初一饺子,初二面”的传统。

  大年初三

  吃合子

  大年初三吃合子,在外地很少有类似的习俗。而天津的合子似乎也和其他北方城市有所区别——合子上的褶特别多。过年时吃的合子也以褶多为好,一定要双数,成双成对,寓意合美。“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转”,“转”与“赚”同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渴望。

  忌讳点灯

  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大年初四

  忌出远门

  在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曾糖瓜祭灶,送走了灶王爷。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后,正月初四,是各家各户把他老人家接回来的日子。俗谚云:“送神早,接神迟。”就是说送神要赶在大清早,而接神却在傍晚之前(大约下午四点钟左右)。传说灶王爷回到各家各户,第一项工作就是查户口,所以初四不宜外出。不过还是有一趟门应该出,那就是这一天侄子看望姑姑不在禁忌之列。

  大年初五

  破五

  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春节里的诸多禁忌过了初五皆可不用再忌讳。

  吃饺子

  这一天照例要包饺子吃,称为“咬破五”。民间特别讲究的是“破五”捏小人的习俗。剁馅儿被说成是“剁小人”,捏饺子皮被认为是“捏小人嘴”。一年一年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积累了不小的压力,所谓剁小人,不过是为了找个发泄的方式。

  大年初六

  启市

  按照汉族习俗,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大年初七

  人日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过去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大年初八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

  大年初九

  拜天公

  大年初九,按照民间习俗来讲,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天日节”、“玉皇诞”或“天公生”。

  禁止晒衣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斋戒沐浴,初九当天,更禁止家人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对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若是要还愿时,必须用全猪或全羊。

  大年初十

  石头节

  古代民俗云:“年初十,地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正月十一

  请姑爷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五

  闹元宵

  在天津人心目中,“闹元宵”是春节活动的最后高潮,那一定得闹出浓浓的“年味”来。旧时,天津人过灯节通常由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3天,家家夜不闭户,门前张灯挂彩。夜晚,人们走上街头,赏灯、猜灯谜。街道两旁的各式彩灯上画着花鸟鱼虫、民间传说。其中悬挂“走马灯”的最为神气。这一天,民间各种花会也都上街表演,高跷、法鼓、狮子舞等与沿街灯盏交相辉映,为节日增添色彩。

  吃元宵

  既然是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北方的“滚”元宵是先做好馅儿,把馅料切成小立方块,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江米粉。

  舅舅送灯

  正月十五舅舅要送灯为外甥祈福。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现在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正月十六

  溜百病

  正月十六,天津有“溜百病”的习俗。妇女们结伴同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溜”除百病,还会在溜百病的时候扔一些硬币,寓意把疾病都扔出去。

  二月二

  吃焖子

  这天家家吃烙饼,煎闷子,炒鸡蛋、绿豆菜,妇女不动针线,怕刺伤龙眼。将银灰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传说中的“龙鳞”,在“龙抬头”的日子里吃焖子再合适不过了!

  龙抬头

  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剃头的习俗,老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大家不约而同的遵守着这一习俗,不为别的,图个吉利!而到了二月初二,天津人会选择在这一天理发,讨个“龙抬头”。

  天津旧时的禁忌、老例儿,尽管纷繁琐细,但都围绕着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平安幸福这根主线,蕴含着对美好前途的无限希望。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禁忌,将日渐消亡;那些符合科学道理的禁忌,才会改换面貌与人们相伴永远。

综合 | 天津文化信息网、新华网、天津日报、天津生活通、今晚报、城市快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