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本市老年人健康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争取全国第一;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8万张……这是本市昨天公布的《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向老人们透露的利好消息。

  截至2018年底,天津全市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有246万,相当于每10个人中有2.3位老人。老年人对于住房养老、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加。本方案的制定,有利于养老服务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预期寿命争取全国第一

  到2021年,本市老年人健康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争取全国第一。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明显提升。全市老年人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0%。健康养老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97%的老年人享受优质便捷居家养老服务。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照料中心)增加300个。养老床位保持逐年增长,新增床位数1.4万张,总数达到8万张。健康养老服务市场更加繁荣。

  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案

  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加强老年疾病防治工作。将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预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21年,全市老年人重点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本市各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档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老年人纳入签约重点人群。进一步推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到2021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70%。

  支持老住宅加装电梯

  建立居家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城乡经济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范围。延伸照料中心服务功能,向居家的行动不便、空巢和失能老年人延伸服务。综合发挥多种设施作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发挥综合效益。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提供养老服务。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都要向老年人开放。

  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工作。支持适老住宅建设,推进老年人住宅进行适老化设施改造,优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装电梯等。2020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实施适老化改造。

  加强对老年人的“救急难”工作

  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调整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受益人群范围和补贴标准,使补贴政策更加精准。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救急难”工作。

  完善补贴支持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推进民办公助,通过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丰富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服务机构补贴奖励方式,探索实行医养结合、招用专业人员、连锁化经营等多元补贴或奖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