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伤救治能力 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 四级区域创伤救治网络将覆盖天津

  1 1个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

  2 10个市级创伤中心

  3 20个区级创伤中心

  4 若干个初级创伤救治点

  记者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明年年底前我市将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四级区域创伤救治网络,按照区域协同、分级救治的原则提升全市创伤救治能力,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我市将创建1个国家区域创伤医疗中心,依托三级综合医院建设至少10个市级创伤中心,各区也将依托三级和二级综合医院根据服务半径建设至少20个区级创伤中心,远郊区域一级医疗机构将建立若干个初级创伤救治点。

  据介绍,我市将按照全市人口数量与结构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地域和交通状况,统筹规划全市创伤救治中心布局、规模及数量。在全市范围内,结合医疗资源布局,依托创伤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联合市急救中心建立城市创伤救治网络。各区将规划和建设本区域内相应级别创伤中心,依托创伤救治能力较强的二、三级综合医院,根据服务半径和地域特点以及创伤患者救治需要,建立覆盖辖区的1个以上的区级创伤中心;其他级别医疗机构按布局需要建设创伤救治点,形成区域创伤救治网络。各级创伤中心和救治点将按照救治能力,纳入统一的全市创伤救治转诊网络,上一级创伤中心具有指导和接受疑难重症患者的转诊职责,实现院前分流及院间转诊紧密无缝衔接。

  同时,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加强急诊科、骨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颌面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创伤救治相关临床专科建设,建立多学科创伤救治团队。创伤救治团队严格执行值班组长负责制,遇有突发创伤事故发生,根据患者数量和伤情及时启动院内预警并组织值班医师开展救治。

  市急救中心将牵头各医疗机构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院前院内创伤分级预警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信息的互联互通。各级创伤中心将建立依据检伤分类结果的预警联动机制和创伤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通过院前信息告知系统,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之间的紧密衔接。

  市血液中心将根据服务半径,将血液中心和各区血站、储血点加入创伤救治网络,合理规划设置固定献血屋、献血点和储血点。建立血液预警和监测信息系统,健全血液应急保障机制和血液调配制度,保障创伤救治的临床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