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天津|新闻|城市|视频|体育|美食|时尚|乐购|文娱|旅游|汽车|教育|健康|同城|图集|惠购|世界杯

|注册|邮箱

新浪天津> 健康>心理情感>正文

高考别让考生输在心理上

来源:新华网2015年6月5日【评论0条】字号:T|T

  如何摆脱负面力量,调整情绪?何欢给考生支了几招。“高考前复习用脑比较多,因此一定要适当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让身体松紧得当。” 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慢跑、骑单车、游泳等来放松自己思维过度的大脑。

  在复习的时候如果遇到看不进书的情况,考生需要通过调整自身行为方式来配合思维活动,比如可以站起来走动着看书或者大声读出书上的内容。对于看不进书的女同学,何欢特别建议:“由于女孩子的思维方式偏感性,单独复习时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对此,女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两个要好的同学共同复习,彼此之间互相帮助促进学习,“比如互相考一下对方,探讨一些难点之类的。”

  此外,考生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可以给自己做些心理暗示。比如在书本的封面、书桌前、镜子前等地方贴一张座右铭,用一些积极的语句暗示,增强自信。只有自信,才能避免出现彷徨、胡思乱想,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对家长而言,要在这个孩子压力最大、心理最敏感的时期,把自己的焦虑情绪和目标要求巧妙地隐藏起来,不要对孩子频繁提醒、过多指责、过分关心等,此时“不谈高考”更利于高考,要当好孩子的“定海神针”,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张弛有度的“临阵磨枪”

  “备战这么久,最后冲刺已经丝毫不能影响高考的结果。这几天不让孩子做题、看书,好好休息,准备考试。”“紧张感可以让人保持清醒,还是坚持复习,备战到高考结束吧。”如何度过高考前的最后几天,在每个高考生和家长心里都有着不同的规划。 到底应该“松”还是应该“紧”?

  李从钦认为,过度紧张和完全放松都不利于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迎考心态。“这几天的作息要和原来基本保持一致,学习、吃饭、睡觉、休息的规律都不要改变。让孩子保持固定的生理规律和心理规律,在考场上才能稳扎稳打。最好帮助孩子提前把生物钟调整到考试那两天的状态,保证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精力充沛。”

  去年高考总分672分、文科全省前十,目前已在清华大学求学的东华高中毕业生王紫萱现身说法:“去年高考前那段时间,我的作息就跟平常一样,除了为保证充分睡眠,上午会起得晚一些。” 高考前的最后几天,不要在作息上作调整,一切如常最好。

  在国师高考学校曾有一个真实的案例:2010届的一名考生在考前一天晚上10点30分还在给老师打电话探讨一道题的解法,第二天居然在考场上遇到了这道题。对此,李从钦表示,不建议考生临考前“开夜车”,但是临阵磨枪可以有,考前钻研题也没坏处。

  对此,王紫萱也很有同感。她认为,这个时候再去专门补弱项或扬强项,其实没太大意义,做做卷子找感觉,同时有针对性地看看平时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可能更有效果。

  “在考前最后几天,考生应该保持学习,学习量和难度都不要太大,可以翻一翻课本,看一看以前做过的试卷,总结归纳一下各学科知识系统。”李从钦说,“在上午9点至11点30分、下午3点至5点集中精力适量做一点学科‘热身题’,以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这样做可以防止高考时手生,找不到感觉。”他进一步提醒考生,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去钻偏题和难题,要把更多的时间回归课本,重点抓一抓基础知识部分。

  不要对超常发挥过多期待

  临近高考,不少老师和家长经常会以期待超常发挥甚至“奇迹”发生来给考生加油鼓劲。专家表示,这种鼓励之词虽然看起来很积极,实际上会给考生带来更大心理压力,起到反作用。

  吉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丁建略表示,高考成绩是由考生平时的付出、常年的努力以及个人全身心投入所决定的。对很多案例分析发现,考生最后成绩也是在一定区域内振荡,通常不会有太大的惊喜出现,超常发挥者只是极少数。

  “如果一个考生平时成绩是650分,非要给自己定670分的目标,那么考试的时候一定紧张。”丁建略表示,考生一定要按平时心态和水平发挥,不要给自己设置过高的目标,应有这样的心理状态:650分就是我自己的东西,我在拿回属于我自己东西,只要努力就没问题。

  长期从事一线学生心理辅导的长春市二实验中学心理教师康成认为,考生应该对于高考过程和结果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同时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水平有清醒的认识,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

  专家建议,高考前,家长和考生都不要对成绩太贪婪,更不要轻信各种可以轻松超常发挥或取得超高成绩的方法。只有保持淡定,放松心态,才能发挥出平时的成绩,取得满意的结果。

[上一页] [1] [2]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简介|新浪天津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