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不知道有这样的专项基金存在,救助金申请条件太严,医疗救助金“池子”太小,导致医疗救助金难花出去。
近日媒体对被称为“救命钱”的广州市红十字会社会急救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数字显示,该医疗救助资金2013年利息收入为191万元,但支出总额则只有160万元,也就是说,该医疗救助金一年救助病人的钱,不仅本金没动用,连利息都花不完(据《南方都市报》)。
类似医疗救助金花不出去的问题,并非孤例,今年初,江苏就曝出,该省儿童大病救助资金有2000万元沉淀在账上,财政要收回。更早时候,太原千万医疗救助金滞留账上也被舆论关注。与此相对应的是,现实中,大量贫困病人却在为筹集救命钱而焦灼,医院则因大量病人欠费而有苦难言,据专家估算,全国医院一年“三无”病人欠费高达30亿—40亿元。
医疗救助金为何花不出去?原因主要在三方面,一是许多病人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专项基金存在,因而没去申请,而政府部门也未积极向民众宣传这一政策,往往是一些病例被媒体报道后,地方政府才想到上门给病人提供救助。
二是医疗救助金申请条件太严,要提交大量证明材料,救助额度太少,而且手续繁琐,以广州为例,每人每次救助金最高只有7000元,这点钱对于一个重疾患者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三是医疗救助金“池子”太小。虽然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2009年就要求加强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但不少地方重视不够,只是筹集些资金装点下门面。以广州的这笔救助金为例,总规模只有3000多万,而现在大病治疗费用都普遍在几万到几十万左右。资金的掣肘,导致许多地方在医疗救助金的使用上异常保守。
设立医疗救助金,本意是集聚国家和社会之力,向陷于疾病威胁的民众施以援手。因此,救助金的钱,要花得及时,花得充分。尽可能把钱花出去,才能挽救更多生命,给那些在绝境中挣扎的患者及其家属以希望。医疗救助金若长期躺在银行账户上吃利息,这是对穷人生命健康权的轻忽与漠视。
医疗救助金花不出去,这个问题该是被正视的时候了。希望政府部门对于医疗救助金管理,尽快拿出改进的方案,包括加强宣传,让医疗救助金制度广为人知,尤其应该实现医院和救助部门的沟通合作,使得患者能便捷地获得救助;医疗救助金规模,应当与地方政府财力相匹配,建立起长期的资金投入机制,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比例。对于救助金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习气,应建立投诉和问责机制进行严惩,让相关管理部门及其人员认识到,医疗救助金不及时花出去,这就是一种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