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Loaded: 0%
10:13
  • 复制视频网址
  • 拷贝调试信息
  • V11220.210521.03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新浪会客厅》专访天瞳威视创始人王曦
广告

  10月28日,未来投资倡议智库举办的为期三天的“2021年FII大会暨未来投资倡议五周年”活动圆满结束。鉴于公共卫生危机余波未至,本届FII特于北京同步开设了枢纽会场,并与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中心会场实时跨洋连线。会议广邀政商要员,产业先驱,创业先锋等影响力人物,共同展望世界经济前景。

  未来投资倡议智库FII是一家全球非营利性基金会,也是为专家学者、政商领袖搭建高层对话、交流观点、谋求合作的互动式国际平台,主要聚焦AI、科技、教育、康养和可续发展等五大方向。本次会议以“投资与共同发展(Invest in Humanity)”为主题。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天瞳威视受邀参与演说,发表《智能出行技术落地场景展望》主题演讲。

  “作为新一轮汽车产业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自动驾驶技术势不可挡,技术革命将驱动汽车产业革命。”王曦在演讲中表示。

  他认为,未来的我们将不再思考“如何到达目的地”,从而“尽情享受在路上”的时间。在该蓝图中,自动驾驶技术必不可少。

  L2/L3级自动驾驶加速渗透

  目前,L2级自动驾驶功能进入市场普及期,逐渐成为各大主机厂的新车标配。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L2级智能网联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为15%。

  而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2025年,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的新车销量占比将超过50%,到2030年,这一占比预计超过70%。这意味着,市场距离上述目标的实现,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可以预见的是,近五年将成为主机厂抢占L2、L3级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绝佳时机。

  基于中国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又源于消费者对智能化配置需求的高涨,中国,将成为各大主机厂的必争之地。今年9月,J.D.Power发布的《2021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半年内有购车意向的人群中,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都将智能化体验作为最重要的购车决策因素。

  巨大市场空间,也为中国的新兴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作为数字化、电动化的前沿阵地,中国吸引了众多企业和品牌加入到电动化、智能化的赛道上来,新兴企业在汽车行业价值链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王曦表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外企业在中国本土联合进行智能化的研发工作,几乎成了必然。今年6月,天瞳威视宣布与采埃孚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从L2-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其中,高性价比的自动泊车(APA)与自动代客泊车(AVP)系统,有望成为最先落地的方案。

  双方联合开发的基于复杂场景的低速超远距离泊车解决方案,丰富且强大的功能组合例如自动寻找空车位,指定库位泊入,智能避障,行人保护,自动泊出等,可以支持未来用户对安全且智能出行服务的体验。这套方案极具创新性,对停车场基建要求低,有效降低了商业落地成本门槛,扩展了商业应用场景范围,不仅仅是新科技新产品,同时给汽车制造商、各级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带来丰富灵活的商业模式和面向数据服务的价值链。

  技术角度而言,解决方案独具创新性。其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众包建图、自动规划路径等操作后,能在现有传感器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升级实现更高阶的代客泊车。落地角度而言,解决方案实现了成本最优解。目前,实现自动代客泊车功能,成本较高,难以规模化落地。但天瞳威视与采埃孚的方案既不依赖于停车场基础设施改造,也不受限于预制停车场高精地图,这使技术的大规模落地成为可能。

  随后,天瞳威视又宣布获得采埃孚领投的1.5亿美元C轮融资,IPO进程加速。由此,天瞳威视也成为采埃孚首次投资入股的中国本土初创技术型企业,携手为行业提供未来出行解决方案。

  技术预研,量产为先

  对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量产是一个里程碑。依托真实场景数据,反哺算法,加速迭代。目前,天瞳威视的自主泊车系统已经步入量产阶段。“今年底明年初,搭载天瞳智驾系统的几款车型就可以与大家见面了。”王曦透露道,”天瞳威视的自动泊车等技术,除了在国内自主品牌车型上实现应用,也正在服务欧洲和美国客户,包括豪华品牌在内的量产项目,涵盖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低速自动驾驶方案量产落地,这只是天瞳威视的第一步,同时,全面备战高速与城区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王曦认为,能够帮助驾驶员减少疲劳驾驶的L2+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将更加广泛,而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2025年之前,能够在高精度地图路段实现全速域自动驾驶的L3级别技术,将会大规模普及。

  “2030年左右,随着法规和传感器技术的逐步成熟,自有车辆驾驶全程无需驾驶员操作,租用车辆可以自动还取车,甚至自动编队巡航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也会成为现实。”他这样描绘未来出行的图景。

  因此,在致力于现阶段实现L2/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同时,天瞳威视也将目光瞄向更远的未来,预研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对象包括采埃孚、上汽集团、合众汽车、VinFast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在全自动驾驶的众多场景中, 天瞳威视已经在港口实现落地应用。目前,搭载其自动驾驶系统的集卡正在洋山港的带箱作业商业化运行,涵盖了场站内部道路、路口、收费闸机、高速公路、隧道、跨海大桥以及泊车等多种场景。该集卡已经累计行驶42万公里,2万公里无人接管。“2021年我们的目标是10万公里无人接管。”

  人才方面,天瞳威视已经在天津、北京、深圳、底特律等海内外城市建立了研发中心。

  今年,公司在上海成立了技术中心,团队人数达百人规模。据介绍,该中心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智能驾驶行业领域的独特优势,促进新技术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助推互联网+智驾产业大力发展。

  未来,秉承着“量产+预研”两条腿走路的路线,天瞳威视的进化只会更加迅速。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