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召开之际,天津人社部门发布消息,天津市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截至目前,天津市技能人才27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4万人,占比达30.8%。
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目标定位,天津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关于加强新时代天津市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等60多项制度方案,涉及技术工人待遇、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技能培训、产教融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等多方面政策措施,为有力有序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聚焦十二条产业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津市连续3年共确定100家产改试点单位,其中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
围绕产业需求,天津打造技能型人才队伍,已建成了 1 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 18 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 45 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 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 77 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遴选认定了 488 家企业培训中心。
在“海河工匠”建设等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天津市依托高职院校师资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重点围绕“机器人焊接”与“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两个专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并且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行业、天津市技能人才的培育。五年来,天津市涌现出“时代楷模”张黎明、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管延安、崔蕴、成卫东、陈兆海、韩超和40名“海河工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