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麻醉周”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28日下午,2018年天津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工作启动会暨2018年一季度全市麻醉科骨干质控安全培训会在金泽酒店召开。来自我市100家医院的麻醉专家到场参加此次会议。天津权威麻醉学专家王国林教授在会上总结了2017年度天津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工作,并结合卫计委2018年度重点工作部署2018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安排。

  王国林教授介绍,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舒适化”医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目的就是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悦感、无痛苦感和无恐惧感。2018年天津市临床麻醉的重点工作就是开展“无痛分娩”,减轻产妇生产过程中的疼痛,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此外,根据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麻醉科门诊及护理单元建设管理有关要求,今年我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也将会把设置麻醉科门诊以及开设麻醉科护理单元提到日程上来。目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已经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等无痛诊疗业务,此外,麻醉门诊也将开通,将有专业的麻醉医师为有相关需求的患者提供诊疗和咨询服务,评估患者是否可以进行无痛的检查和操作。

  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的工作是在病变部位动刀子,麻醉医生则更为忙碌。调控患者麻醉深度,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麻醉安全。在紧急情况下 (术中大出血等), 则更是忙上加忙。因此,麻醉医生被誉为“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

  麻醉医生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只有将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内容交叉融会,并结合 临床培训和多年经验的积累,才能铸造一名合格的麻醉医生。为手术保驾护航时,难免遇到暗礁涌流。麻醉医生必须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 能力,管理好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同时,还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力,面面俱到。

  凡是麻醉都有风险,哪怕是再小的手术。由于麻醉药品对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 存在显著的抑制性影响,尤其遇到体质特殊的病人,导致一些“小”的麻醉也可能出现问题,尤其当专业人员没有充分重视或经验不足时,一旦发生意外,抢救措施又跟不上,就将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人群不同、病情不同,麻醉风险发生率也不一样。如果按照麻醉风险大小来算,心血管性疾病无疑是排在前头,因为麻醉药品 直接抑制循环系统,对血压、心跳、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最明显,凡是有循环系统急慢性疾病的患者,都是麻醉高风险发生的对象。

  其次,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肥胖病人,麻醉意外发生几率也很高,因为麻醉药品有呼吸抑制作用,而肥胖病人多伴随多种慢性疾病,器官功能减退,抗麻醉风险的能力小。还有,小儿、老年患者以及孕产妇这些特殊群体, 也容易出现麻醉意外。总的说来,若脑、心脏、 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代偿不全,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就大,围术期的死亡率较高。

  麻醉是“全程关注”工作

  麻醉科医生的工作贯穿病人的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比如,麻醉医生在手术前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因为影响麻醉安全的因素很多,病人近日的体质状况、用药细节等均不能大意。

  而在手术中,麻醉医生就更该提高警惕了。手术中的患者已失去了自我防范意识, 麻醉医师俨然是生命的主宰,一旦出现意外,麻醉科医生就是生命的守护神,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绝大多数发生麻醉意外的病人,只要抢救及时,处理得当,通常都能转危为安。一般来说,发生麻醉意外,出现缺血缺氧,呼吸心跳骤停的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手术结束,让病人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地离开手术室是麻醉医生的职责所在。在将病人送返病房前,麻醉科医生应写好麻醉记录,交代好病房医生和护理人员该病人的麻醉特点以及观察要点,对特殊病人还应定期访视。

  简而言之,麻醉科医师的职责就是,在保证病人无痛、安全的前提下和手术医师共同完成手术。

  全麻风险大吗

  医学上麻醉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分全麻、区域麻醉两大类,区域麻醉按方式不同有不同的种类。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使其被抑制,让人意识消失、全身不感觉到疼痛。局部麻醉指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外周神经时,只产生躯体某一部位的麻醉,只让该部位不感疼痛。

  麻醉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手术部位、手术性质、手术时间、身体状况等各方面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并非大手术才做全麻,只能说:全麻适合所有的大、中、小手术,而其他的麻醉方式则只能适合某一部分手术。

  但具体选择哪种麻醉方式还是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很小的手术如声带肿物、气管异物必须全麻。这是因为,这项手术需要控制病人呼吸,全麻更利于保证病人呼吸通畅。而另外一些较大的手术如髋关节手术或股骨的手术也可以用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的一种)就可以顺利完成手术了。

  不论是哪一种麻醉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并非全麻的危险就最高。而实际上,对于多数的危重病人或特殊手术病人,选择全麻反而是一种更加安全的方式。因为,全身麻醉常采取气管内插管,使呼吸道与消化道很好地隔离,患者即使发生呕吐也不会造成误吸,能够保证足够的肺通气量、镇痛和肌肉松弛。此外,像儿童等难以合作的患者,最好还是采取全麻。

  全麻会影响智力吗

  这是许多人的疑问。其实,目前尚未有科学依据证明全麻会对智力有影响。 麻醉药物和其他药物一样,都会有一个代谢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麻药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完全排出体外,通常不会造成体内残留。随着医学的发展,如今全麻逐渐趋向于使用作用短暂、效果可靠、不良反应轻的麻醉药物,术后这些药物会被机体快速清除,患者均能很快苏醒。

  什么是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就是由麻醉医生通过静脉输注安全、短效、可控性强的麻醉药,使患者在睡眠中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的技术。

  第一步,到消化内科看看,是不是真的需要做胃镜检查。

  确定了,进入第二步:挂号到麻醉门诊或麻醉科疼痛门诊预约无痛胃镜(如果你想舒舒服服做检查)。麻醉医生会给我做认真的体检,并评估麻醉风险,判断是否适合做无痛胃镜!我很幸运开始走流程。

  麻醉医生告诉我检查注意事项:

  1。麻醉前至少禁水2小时,禁食6-8小时。

  2。检查当日要有家属陪同,带上相关检查病历和报告来医院,要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3。检查后:完全清醒后卧床休息10分钟,需要在家属陪同下离开,检查当日不得从事精细和危险工作,如开车、高空作业等,不要饮酒。

  无痛内镜是麻醉医生让内镜检查不再痛苦的舒适化诊疗手段,无痛胃镜只是其中的一个,其它还包括: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因为这些检查是一种侵入性诊疗,患者在做这些检查前常感恐惧,检查过程中也常遇到因患者不能耐受其中的疼痛和不适感而不得不放弃,由此延误疾病早期诊断的病例也并不少见。

  不言而喻,其优点如下:

  检查过程舒适无痛苦,消除恐惧感,提高患者检查的积极性,利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能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消除患者在检查时不配合的诱因,使医生检查操作更顺畅,方便医生仔细检查,为医生创造详细诊断和彻底治疗条件。

  减少检查操作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压心率相对平稳,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心绞痛、心肌梗等),因此,无痛舒适化诊疗技术已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麻醉医生,帮你做快乐幸福妈妈的医生

  常言道:“孩子的出生日便是妈妈的受难日”,分娩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让很多妈妈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分娩究竟有多痛呢?

  目前评价疼痛常用的方法是拿一个有0到10数字的标尺,0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最痛。分娩疼痛特别是初产妇,疼痛评分可达8到9级,有的甚至可达到10级。在现代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仅次于烧灼伤痛而位居第二。正因为如此,很多准妈妈因为恐惧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然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正常生理过程,自然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

  那么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既能自然分娩又能减轻产痛,让准妈妈们做快乐幸福的妈妈呢?这种方法就是——分娩镇痛。

  无痛分娩是“贵族”待遇吗?

  时至今日,镇痛技术已发展到不可同日而语的地步!早已不需要吸乙醚和氯仿。椎管内分娩镇痛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镇痛方式,也是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

  椎管内分娩镇痛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麻醉医生来实施操作,同时需要产妇配合摆好体位,一般是侧卧位,像“虾米”一样弯腰弓背,麻醉医生将一根细管置入到脊椎硬膜外腔,根据不同产妇情况给予适量的麻醉药物进行镇痛,也可以配好镇痛装置由产妇自行控制镇痛。这种镇痛方式不仅能减轻生产的疼痛,而且运动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产妇甚至可以在产房内走动,心情愉悦的待产!

  美国选择分娩镇痛占85%,英国高达90%,而中国却不到10%。分娩镇痛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一方面是多种社会因素导致准妈妈觉得“来一刀痛快”,所以,中国的剖宫产率高达46.2%;另一方面,准妈妈们对分娩镇痛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生孩子哪有不痛的?”

  分娩疼痛对母婴是有影响的,分娩过程中剧烈的疼痛会引起产妇过度换气,导致母体和胎儿内环境出现紊乱。生产疼痛的应激反应以及恐惧不安的心理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心脏负荷加重、子宫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引起胎儿窘迫,威胁到母婴的安全。

  误区二:“过分担心”分娩镇痛的风险。

  譬如担心分娩镇痛是否安全,对胎儿是否有影响,是否会延长生产时间,是否影响产后哺乳等。实际上,分娩镇痛由专业的医生层层把关,是比较成熟、安全的操作。

  首先是产科医生关

  产科医生会对能否自然分娩进行评估,当出现脐带脱垂、持续性宫缩乏力或宫缩异常、前置胎盘、头盆不称及骨盆异常等产科异常情况时,产科医生会建议选择剖宫产。

  然后是麻醉医生关

  由专业的麻醉医生对产妇情况进行评估,对能否实施分娩镇痛进行把关——当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败血症、凝血功能异常、颅高压等情况时,麻醉医生会“叫停”分娩镇痛。

  核心是麻醉技术关

  分娩镇痛的操作和管理也是由训练有素的麻醉医生来进行,在实施分娩镇痛时,麻醉医生会选择较为安全的穿刺位置,一般位于腰椎,并且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给予精确的药物浓度和剂量,配合个性化的麻醉镇痛配方,根据产妇的情况随时调整。

  优点多多:

  分娩镇痛有利于缩短产程,因为产妇疼痛的减轻,盆底肌肉的放松,一般需要10小时的生产过程可能在4~6个小时就完成了。至于产后哺乳,因为分娩镇痛用药量少,很少通过胎盘,药物很快被代谢,基本对哺乳没有影响。另外,当行分娩镇痛的妈妈出现其他没有提前预料的产科情况而无法自然分娩时,麻醉医生只需改变麻醉用药方案就能直接行剖宫产术,给危急情况下的宝宝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总体而言,分娩镇痛所带来的益处远远超过它可能带来的风险。

  分娩镇痛就一点都不痛了吗?

  分娩镇痛和无痛分娩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但是说分娩镇痛就是完全无痛也不正确。从技术上说,麻醉医生是完全可以做到无痛,但是让产妇保留一阵阵腹胀的感觉可以指导她在第二产程适当用力,避免影响子宫收缩而延长产程。通常的分娩镇痛可以将疼痛降低到0~2级,当然,这也和产妇自身的耐受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育文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准妈妈要求减轻生产的痛苦。提高产妇满意度是医院的服务目标之一,每年有大量接受分娩镇痛的妈妈快乐幸福地迎接宝宝的出生,再没有“痛不欲生”的噩梦。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服务模式的转变,安全、无痛的分娩将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会成为每一位产妇及胎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