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面临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不确定性,同样面临市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华北地质勘查局,一支从天津走出去的找矿“国家队”,踏遍祖国千山万水,找矿立功、地质报国,循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承担1000余项援外任务,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绿色转型,投身“十项行动”,服务国家战略,自信自强勇闯市场……新时代10年,这支劲旅取得跨越式发展,净资产增长达102%。今年一季度,再迎“开门红”,新签合同、结算收入、实现利润增幅分别达5.1%、13.5%、25.9%。

丰宁杨营铁矿勘探现场。 记者 杜建雄 摄丰宁杨营铁矿勘探现场。 记者 杜建雄 摄

  早春二月,冀北地区,9级西北风漫卷着群山环抱中的丰宁杨营铁矿勘探现场。20余米高的钻机阵阵轰鸣,钻头直插入地下千余米探取岩心。

  “再有二十五六天,这个探孔就打完了,预计11月完成矿区9平方公里全部勘探任务,初步估算,杨营铁矿将增储7000万吨,成为冀北首个亿吨高品位大型铁矿,远景资源量预计将达3亿吨!”带着自信笑容说这番话的,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514队矿区负责人梁景利。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2日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也给同是地质人的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上下以巨大鼓舞。华勘──这支从天津走出去的找矿“国家队”,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投身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依靠科技创新开疆拓土,通过绿色转型独占鳌头,聚焦服务推动天津发展的“十项行动”,谱写出一曲自信自强、地质报国的新时代“勘探队之歌”。

  连日来,本报记者奔赴雄安新区、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等地,走近这支地勘劲旅,感受他们逐梦山海的昂扬和自信。

  突围 凭技术突破挺立业界潮头

  地质理论创新和高水平科技是华勘立业之本,发展之核,信心之基。

  1952年初冬,响应国家“开发矿业”号召,地质工作者从四面八方汇聚渤海之滨,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正式组建。70余年来,肩负为国找矿重任,华勘人突破“小岩株成矿论”,推动“邯邢式铁矿”定名,达成低缓磁异常找富矿等系列创新,踏遍高山峡谷,前赴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唤醒沉睡于邯邢、白云鄂博等地亿万年的矿藏。

  科技基因绵延广大。无论是承担“国之大者”的责任,还是应对矿业形势的峰谷变化,华勘凭借高水平的核心技术,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牢牢把握最大的确定性。

  河北省丰宁杨营铁矿发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勘514队先后多次勘查,最初探获矿石量不足百万吨。随着浅表矿体开采殆尽,2013年,华勘再探杨营铁矿,运用现代地质找矿理论和最新技术手段,整合详查、奋战3年,探明新增储量3200万吨,让这座资源濒临枯竭的矿山焕发新生机。

  为应对世界百年变局,落实国家铁矿资源“增储上产”部署,2021年3月,华勘三进矿区“攻深找盲”,至今累计完成2万余米钻探,进行验证控制,在面临闭坑的矿区深部重新发现多条厚大铁矿体,一个深埋地下的高品位大型铁矿渐露真容。

  “华勘人凭借‘找铁特长’‘找金拿手’‘找核特色’的看家本领,累计发现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放射性矿产资源30余种、矿产地近600处,大型、特大型矿床16处。”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副总经济师周荣说。

  事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矿产资源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华勘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用技术创新引领资源开发突围。

  帷幕注浆堵水技术,是华勘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

  矿山开发会带来地下水超采、突涌水、地下水生态破坏等地质灾害问题,是全行业普遍难题。“帷幕注浆技术早期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应用到矿山开发中还没有先例,”华勘517队副队长韩贵雷说,这项技术包括钻探和注浆两个工艺,机械和材料是“卡脖子”的关键,“经过科技创新,我们自行研发了鱼刺型钻孔施工工艺,利用湖泥、黏土、尾矿库砂等经过加工适配成浆液。通过地质探孔压注浆液,对岩石裂隙充塞、密实,形成不透水的隔墙,从而将地下水屏蔽于开采区之外,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与地表地质环境的稳定。”

  因治水困难被限采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河北省中关铁矿成了首个受益者。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坑涌水量每日数万立方米以上的矿床被称为大水矿山。中关铁矿地处百泉泉域,正是典型的大水矿山。如果强行疏干,不但成本极高,还会破坏大区域生态环境,危及下游几百万人用水安全。

  2008年6月28日,华勘组织实施的中关铁矿帷幕注浆工程正式启动。“在中关铁矿这样的大型铁矿山进行深孔帷幕注浆,规模之大、难度之高,不仅是国内首例,在国际上亦属罕见。”韩贵雷说,施工中克服了蚀变破碎带、溶洞处理等重重难题,最终堵水率成功达到80%以上,储量近亿吨的中关铁矿终于重获新生。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地下深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样板在全国推广。

  此后15年间,这项技术不断改进升级。华勘先后在邯邢、冀东、鲁中西、滇西北、赣东北等多个矿产资源基地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矿坑水地表零排放,技术成果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版)》。基于这项成果形成了国家标准1部、自然资源行业标准1部、授权发明专利15项。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由华勘自我勘查、合作开发的河北省沽源460铀钼矿,历经十年的矿山建设和工艺改造,实现达产达效,成为我国放射性共(伴)生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基地之一。通过艰苦攻关,一举攻破胶硫钼矿回收利用世界性难题,使钼浸出率从30%提高至86%以上,为国内外类似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示范。

  华勘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利用核心技术与集成优势参与了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非洲几内亚西芒度铁矿的探查,顶住新冠疫情、埃博拉病毒肆虐等重重压力,成功探明了西芒杜铁矿储量,按时提交了国际公认的勘查报告。

  华勘始终坚持领军人才和科创团队“双高引领”,大力推行科研立项“孪生”机制,不断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在2800余名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80%。很多大学生一来就进入国内外项目主战场摔打锤炼,涌现出国家级、省部级各类人才23人。近年来,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6项,主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30余项。

  转型 从资源保障为主走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

  信心来自艰难的转型和队伍的凤凰涅槃。

  时代走到今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地质找矿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华勘人给出坚定回答:推进绿色勘查,在探寻金山银山的同时留住绿水青山。

  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华北地区最大潟湖──七里海潟湖近日迎来又一季候鸟北归,眺望湖面,水阔滩净、众鸟翔集。

  很难想象,这里曾受筑堤、围垦、过度养殖、地表径流减少等影响,生态功能一度恶化,湿地水面大大萎缩。2016年,秦皇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全面启动,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纳入国家首批“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成为重中之重。

  华勘地质四队队长詹华明记忆犹新,当时他率领华勘联合体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成功拿下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方案论证、前期调查及工程勘察。

  从以前“开山”找矿,到现在“护山”修复、“出海”治理,华勘从地质专业技能出发,海陆统筹,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紧扣社会需求,将业务拓展到环境修复、地灾防治、污染治理等民生地质领域。

  突破传统地勘本业,难不难?寻求转型的华勘人说,“难,也不难!只要勤学深钻,没有啥难的!”

  詹华明带领团队,一边海量研读专业资料,一边向高校、行业专家虚心求教,在地质原理相通的基础上,跨界取经、博采众长、大胆实践,完美实现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

  “为了修复哪怕只有几平方公里的湿地,我们把水文测算的面积延展到近千平方公里。通过数值模拟,最终把恢复年代参照坐标确定在尚未开展人工养殖的1958年,以此编制规划方案。”詹华明说,这套方案涉及40多个相关领域,经过长达一年多时间打磨,他们跑遍全国,经由60多位专家反复讨论、审定。

  “坚定‘两山’理念,使我们跟华勘不谋而合。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华勘对保护海洋环境、鸟类迁移、生物多样性等每一步细节都考虑周密,给予了强大技术支撑。”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副局长李晓田说。

  最终实施效果让七里海潟湖添了“颜值”,增了“价值”。2020年项目一期工程完工,退养还湿近450公顷,湿地总面积恢复到7.6平方公里。通过生态修复,已有40余种鸟类重回七里海潟湖,火烈鸟和濒临灭绝的斑嘴鹈鹕惊艳现身。周边地价也跟着翻了好几倍。目前,华勘又投入二期建设,将再完成微地形改造面积368.59公顷,岸线修复9.7千米,河口湿地修复面积29.78公顷等。

  “从地质找矿,到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转型升级是华勘的根本出路。”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朱向东说,目前,华勘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了从地质勘查到矿山建设、运行、修复等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挥“大地质+”优势,深入开展技术融合创新,接续履行公益职能,全面服务山水林湖草沙海系统治理。

  为适应转型升级需要,华勘在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方面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加力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倾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改革选人机制,对新兴产业放宽进人指标限制;大力引进产业转型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落实“一人一策”薪酬机制,推行竞争上岗,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以动力变革为目标,华勘持续深化事企分开改革,坚持事业与企业并行,实现职能、财务、资质、制度“四分开”;持续深化管理体制创新,坚持市场与公益并重,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机制创新,用“足”事业绩效、用“活”企业薪酬、用“好”专项奖励,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转型,为华勘注入不竭动力。转型中的华勘,发展动力不竭,敢为蔚然成风,越来越多创新成果迸发涌流。

  紧邻北京的张家口,是抵挡风沙南下京津的最后一道屏障。沿京藏高速行至张家口怀来县时,举目北望,可以看到过去矿山开采留在山体上的痕迹。

  怀来县是北京冬奥会奥运廊道“出京第一站”。2021年,华勘综合普查大队中标奥运生态廊道矿山立面修复项目,仅用短短9个月,成功恢复了奥运廊道沿线生态景观。如今,曾经破损的山体得到生态修复,虽是乍暖还寒时候,草木中已隐约抽出新绿。

  登上矿坡高处,记者看到,矿山开采造成的部分山体坡度可达八九十度,陡峭的坡面给复绿造成巨大困难。

  “针对这个难题,我们采取‘造梯田’的方式,对山体削高填低塑形,制造多级‘梯田’,使坡度降到45度左右,最后再覆土植绿。”华勘综合普查大队副队长高启凤说,“没有现成经验,我们就探索借鉴铁路边坡覆绿技术,结合矿山条件再创新,就地取材,在矿坡上通过生态棒和木条,重构土壤骨架,提高其肥力及保水性能,大大提高了植被成活率。经过去年一年扎根生长,等天气再暖些,坡上将草木丰茂、鲜花遍地。”

  华勘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的高陡边坡治理模式,在矿山生态复绿、城市地面沉降、土地复垦、地下水污染防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等多方面拓展服务领域。近年来,在天津先后实施了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调查评估、河东区水流域雨污分离改造、蓟州区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滨海新区多维立体地面沉降监测、武清区大黄堡湿地修复等标志性示范项目,为全方位服务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修复和治理做出贡献。

  壮大 以产业拓展服务国家战略

  信心来自于对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信心来自华勘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把握。

  华勘“首尾分离”,总部在天津,野外、津外、海外的“三外”特色突出,多支专业队伍分布津冀,他们紧密对接京津冀三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专业技术成果转化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在支撑。

  在雄安新区,华勘519队先后承揽了雄县、安新、容城三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建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围绕服务民生,参与实施了生态环境治理、地热资源调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一批项目。

  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是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关键环节。“去年,我们协助河北省申报的《白洋淀上游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成功入围国家支持项目名单,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华勘519队队长刘利峰介绍,该项目将对白洋淀上游411处废弃矿山、1066公顷破坏山体进行恢复治理,从源头上改善白洋淀水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项目充分考虑历史遗留矿山山体特征,采用生态重建、辅助再生等方法,综合运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对比核查,实现全程监测监管,到明年10月底工程完成后,这里将呈现山、花、草、林生态融合景观。”他说。

  在承德,华勘514队自筹资金建设承德市“绿水青山一张图”数字化平台,涵盖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文化旅游8个板块、73个专题应用场景,跨领域孵化出一批数字型项目。

  面对从未涉足的新领域,如何依托专业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地勘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立足‘大地质+’基础,我们集全队之力整合各产业和相关部门优势资源、密切合作,一张图平台实现了二维与三维融合、地上与地下融合、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融合、地质数据与地理要素融合、人工与机器学习融合、专题内容与综合监测融合。”华勘514队党委书记张建强说:“基于一张图平台,我们已承接了倾斜摄影三维建模、林草资源动态监测及火警预警、生态红线遥感监测、河湖变更监测、尾矿库应急监测等项目。”

  数字化“一池春水”被激活。3月20日,天津市对口帮扶承德市工作座谈会在承德举行。会上提出,成立河北华勘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承德数字政府建设。“绿水青山一张图”推广应用按下“加速键”。

  多年来,华勘在转型升级中,与时俱进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融合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革新传统生产模式,数字平台项目孵化器和数据收集器效应逐步显现,2022年数字赋能和科研成果转化类项目合同额达6亿元。一个个新经济增长点,为发展带来源源不竭动能。截至去年末,华勘新兴产业规模占比已达52%,效益占比超七成。

  华勘自觉把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他们凭着科技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需要,他们不仅踏遍祖国千岩万壑,更是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承担了1000余项国家援外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任务。借助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平台,与国外政要、知名公司广泛接触、加深了解,达成一批深入合作项目。

  在老挝,华勘自主勘查、自主建设爬奔金矿,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作”,也是天津“走出去”的响亮名片。

  在苏丹,华勘施工水井2000余眼、实施土石坝工程20余个,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居民的饮水、灌溉问题。

  在刚果(金),针对世界级新科铜钴矿,华勘提供从地质勘查到矿山建设、矿山运行等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了覆盖多领域的“中西非基地”。

  凭借过硬实力和不懈奋斗,华勘被誉为中国地勘“走出去的一面旗帜”。

  如今,华勘正在河北省唐山市全力推进滦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为津冀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打造示范工程;在厄立特里亚,加速融入基建服务,实施阿斯马拉某金矿基建工程勘察,用优质服务和精湛技术,赢得良好口碑;在巴西,开拓新的国别市场……

  依靠高人一筹的技术,不断拿下和推进的新项目,壮大着华勘人立足当下、走向未来的雄心。

  追梦 用时代担当传承地质“三光荣”精神

  信心来自信念,信心来自精神的坚守和弘扬。

  4天时间行程1700余公里,走进华勘7处项目现场。无论是山高岭深的野外,还是风沙漫天的荒原,每到一处,感受到的都是乐观奋斗的热情和知难克难的勇气,他们身上浓缩着比黄金更宝贵的自信和自强。

  梁景利的家就在3小时车程外的承德,怀孕的妻子独自在家,他扎在矿上,一两个月才能回去一趟。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选择了地质事业,就意味着艰苦相随、孤独做伴,但为了祖国能源资源保障,就要坚守梦想,一直干下去。”

  “我马上下井了”“刚上井,洗了澡就回宿舍”“下井,放心”“上井,平安”……韩贵雷每次下井前后,都会给妻子发条信息。一年365天,跟家人见面的日子只有三四十天,信息虽短,情意绵长。2021年,41岁的韩贵雷入选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我们要在核心技术打造和数字赋能中勇当排头兵”,他话语坚定。

  结束8年驻外,不久前从老挝调回国内的华勘地质矿产处处长谢建平,参加工作33年中,有32年在野外一线找矿、开矿。2014年,他只身带着局里一纸任命,投入老挝爬奔金矿项目,主持了矿山建设、投产、见效的全过程,“终生难忘在老挝的日日夜夜,朝夕相处的年轻同事青春不在,他们坚守山中,有的长达十几年、少的也得六七年,克服超过40摄氏度的热带雨林高温、随处可见的毒蛇蚂蟥、物资材料匮乏等种种困难,依然微笑着负重前行”。

  “华勘人习惯了与亲人聚少离多,行李箱放在办公室,一旦有令随时出发。”提到这支作风硬朗的队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党委书记薛辉既骄傲又心疼。近年来,华勘已累计投入近2亿元,持续改善驻外项目生产生活条件。

  “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是一代代华勘人的精神支柱。‘找矿立功、地质报国’的红色基因和鲜明品格,是华勘奋楫笃行的坚定信念。‘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创基因和技术实力,是华勘实现地质报国梦想的‘压舱’底气。”薛辉说,“华勘的信心正是来自于践行‘国之大者’和‘地质报国’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场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投身‘十项行动’,当好公益‘铁军’和市场先锋,将华勘持续打造成富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国家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正像那歌里唱的──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