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庄村冬枣树引来游客参观,村子走上休闲农业道路。崔庄村冬枣树引来游客参观,村子走上休闲农业道路。

  秋分节气至,农民们忙碌的收获季节即将到来。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中,滨海新区继续举办冬枣文化节。连日来,太平镇崔庄村的枣农们早出晚归,浇水平地,整理枣枝,忙碌并快乐着。树上的粒粒大枣渐渐露红,显露出饱满的姿态,迎接着前来采摘、尝鲜的市民。

  枣树挂果,这又是一个丰收年。在丰收的背后,是崔庄村的枣农们付出辛劳的时光。从3月底开始,枣树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一步,枣农们精心护理。古枣园里,一些古枣树的树龄在600年以上,更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这些古枣树,是崔庄村发展的本源和起点,也是村庄的精神之树,被村民们视为“宝树”。

  崔庄村的枣农们已经抛弃了传统观念,不再单纯追求产量,他们主动降低古枣树的负担,让这些枣树能够休养生息。在新观念的支配下,村庄的冬枣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开辟了采摘、观光、体验农家生活等新的发展路径。以乡村匠人为代表的崔庄人,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道路上越走越快,日子越来越甜。

  守望

  深夜,崔庄村的枣农徐付明仍在从池塘里引水浇树。“近期雨水偏少,我的一些枣树明显缺水,挂红的冬枣有些发蔫了。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到月底,我家今年的冬枣可能要减产了。”他告诉记者说。

  忙碌了几个晚上,他把400多棵枣树补足了水分。看着这些枣树上的叶子重新舒展、冬枣恢复饱满状态,徐付明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解决了冬枣的缺水问题,接下来,徐付明在自家枣树林里来回观察。他想找到今年个头最大、外观最好看的枣,参加村里和太平镇举办的枣王大赛。从5年前起,崔庄村举办了4次枣王大赛,徐付明3次获得奖项。首届大赛他就荣膺枣王比赛第一名,第三届、第四届比赛他又都获得了第二名。

  “我第一年获得枣王的那颗枣将近70克,一两多,七颗枣就一斤了。今年也在树上看到几颗冬枣,和当年的差不多,有竞争枣王的潜质。”徐付明满怀期待。

  10多年前,徐付明开始从事枣树种植,从自家和大哥家的枣树开始,他逐渐扩大种植规模,再加上从其他农户手里流转的枣树,今年,他共承包种植了近1000棵枣树。这些枣树中,300至400年树龄的古枣树有30多棵,其他大部分是30至40年树龄的枣树。徐付明预计,今年他家1000多棵枣树的冬枣产量能达到1.5万公斤,销售额在18万元以上。

  这样的收入,比在周围工厂上班要挣得多。徐付明的家人却抱怨说管理枣树特别辛苦,费力劳神。冬枣最怕大风、连雨天和冰雹,一有天气异常,人就精神紧张,半夜还要往枣园里跑。考虑他已60多岁,家人们都建议他缩小种植规模,别再这么辛苦了。

  在徐付明的心里,他不会放弃枣树种植。作为崔庄村上了年纪的人,对村子里的古枣园情感深厚。他小时候听过明孝宗皇帝和张娘娘在古枣园采摘冬枣的传说。“皇家枣园”的称号,也让华北平原上这个小村落的农民多了一份自信。

  先有古枣园,后有崔庄村,是枣园让村民自发聚居在周围,以枣为业,繁衍传承。因此,徐付明认定,自己就应该种枣树。然而,他没有固守这片土地和这片枣园,而是走出村庄,到河北省黄骅市、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并引进一些新的种植技术,给崔庄村的冬枣种植带来新的生机。

  当下,临近采收,徐付明更加关心冬枣的长势。每一天傍晚,徐付明都会去枣园看一看,他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能有更多的人到他的枣林里,品尝他亲手种出的冬枣。

  开拓

  崔庄村枣农于树林,今年种植了700多棵枣树。临到采收季,他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家冬枣的销路。“今年,前来预约采摘的客户有不少。往年的一些回头客用微信、电话下单,我们快递发货,这也占了相当多的量。还有很多大客户、企事业单位采购,也要走一批。”他说。

  幼时,于树林听长辈说村子里的枣树是“摇钱树”,上面结的冬枣酥脆甘甜,是热销的商品,能换“现大洋”。从那时起,他就对这片古枣林的价值有了认识,他也认定冬枣种植能产生效益,能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

  刚开始种枣树时,他遭遇过自然灾害。有两年,在冬枣的成熟季连续下大雨,导致裂果比例大,很多冬枣只能低价贱卖了。还有一年下冰雹,树上的冬枣被砸落了很多,减产十分严重,也影响了当年的收入。但是,这些天灾并未动摇他种植冬枣的信心,第二年他又重整旗鼓,继续种冬枣。

  在最初的几年,崔庄村的冬枣上市时,面临着周边省市同类产品的低价竞争。外地的冬枣在天津的农贸市场卖到每公斤5元以下。然而,精心护理的崔庄冬枣付出的成本更高,不能以这么低的价格销售。为了打开销路,于树林背着冬枣到各区的农贸市场以“免费品尝”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带着冬枣到市区赶大集,当时心怀忐忑,这对于一个枣农来说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心。很多消费者尝到皮薄、渣少、核小、糖度高的崔庄冬枣后,被这种独特的口感所吸引;而且,很多消费者记下了于树林的电话,提出下一年到崔庄村他家的枣林采摘,或者电话订购。

  就这样,于树林积累了回头客,也打开了销路,逐渐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如今的700多棵。现在,提起冬枣种植的每一步,于树林都非常熟悉:3月底开始给枣树剪枝,用农机平整土地,施农家肥和复合肥;4月15日左右,枣树开始发芽,要给枣树打药,预防病虫害;5月20日前后开花,6月20日至7月初结果,要给枣树环割开甲,避免营养回根,提高产量……

  引领

  崔庄村党支部委员、皇家枣园管理人员徐林成,今年50岁,家里的长辈仍在从事冬枣种植。他介绍,崔庄村现有冬枣园1500亩,其中古枣园928亩,600年以上的冬枣树共有168棵,400年以上的冬枣树共有3232棵,古冬枣园是明朝古果树的实物遗存。在徐林成看来,古枣园是“活着的文物”,对村民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不应过度追求这些古枣树的产量。

  2014年,崔庄村古冬枣园被农业部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并纳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从那时起,他就和村里的枣农思索着,作为文化遗产的古枣树,每年为了追求产量,采用环割开甲的方式让它们伤痕累累,这是否是过度开发?经过反思,村民们一致同意,对3000多株古枣树予以保护,停止环割开甲,让它们自然开花结果。

  保护古枣树,让它们休养生息的举措,带来产量的短暂下降。但是,随着“崔庄冬枣”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冬枣的品牌价值和认可度又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价格可以比同类产品高两三倍。减产不减收,让村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古枣树的决心。后来,村里筹资建设了农家院、古戏楼、博物馆,规划采摘、观光路线,举办冬枣采摘节,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让冬枣的产业效益上了新的台阶。村里的居民,也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冬枣种植产业对村里年轻人的吸引力在下降,现在崔庄村从事冬枣种植的绝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村民。年轻人外流、脱离农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让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美丽乡村”称号的崔庄村有“空心化”的风险。不仅村庄的冬枣产业有可能后继无人,村庄的传统文化也将难以传承。

  看到村庄的现状,徐林成想到自己从35岁起一直在学习一项“葫芦烙画”技艺,还成了非遗传承人。葫芦烙画可以做大成产业,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于是,他每年暑假举办学习班,免费教村里的中小学生们学习葫芦烙画。经过他的努力,现在,他发起成立的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已培养了36位农村匠人,而徐林成也在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工匠”。

  今年,崔庄村盘活了一处闲置土地,葫芦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亩,种植品种多达几十种,出产的葫芦成为烙画的原材料。徐林成和其他烙画艺人一起,将葫芦加工成烙画摆件、茶叶罐、笔筒等手工艺品,在网络和线下销售。通过葫芦种植和烙画培训,徐林成聚集并吸引了一批崔庄村的村民坚守农业种植业,同时传承非遗技艺。

  现在,崔庄村的葫芦种植和葫芦烙画产业在发展壮大,与传统的冬枣种植产业交相呼应。每到假期,工作室、展览室、博物馆里有众多年轻人和中小学生前来观赏、学习,本村的年轻村民和学生也更愿意扎根农村,成为新村民。“产业兴村,文化留人。我们将通过工作室、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传承非遗文化,让崔庄村持续焕发新活力。”徐林成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