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来自湖北的小男孩睿睿一家结束了14天的隔离观察,走出天津开发区集中隔离观察点,并向隔离点工作人员送上了道别礼物——一幅名为《向阳而生,温暖同行》的水彩画。飘扬的五星红旗、盛放的向日葵、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微笑的白衣天使、英勇的人民警察,孩子用稚气的笔触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而在这幅画作的背后,是天津经开区集中隔离观察点的温情服务和硬核措施。

4171251411

  隔离点的日日夜夜

  早上八点,位于天津经开区第七大街的集中隔离观察点又迎来了忙碌的一天。推门而入,警察把守防疫卡口,医护人员站在酒店前台统计留观期满人员信息,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张罗给各楼层“房客”送餐,集中隔离观察点的管理工作专班正在召开工作例会……

  “为了做好各项服务,我们在集中隔离观察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管理工作专班,实现了‘双加强’。”天津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孙明胜说,“全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隔离要求执行到位、温情服务到位、检查指导到位。”

  “隔离点软硬件条件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了,目前正在商量对网络信号提升改造,为入住的留观人员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管理工作专班班长骆振宇介绍,经开区范围内有七个集中观察隔离点,七大街隔离点是较早投用的隔离点之一。

  医护人员是隔离点重要保障力量。从2月5日开始,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全面接管这个集中隔离观察点。“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要把在这留观的人员当成我们的亲人,坚持防控有力的集中医学观察流程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并重,用‘心’温暖每位留观者,为大家提供更便利、更周到的服务!”院长刘晓程带领医疗团队进驻酒店,根据酒店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经开区慈善协会的帮助下,迅速组织开辟了“三区两通道”,即将整个区域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划分隔离人员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仅用三天就完成了隔离医学观察点改造。硬件方面,观察点增加了可自动报警设备和广播设备,149个房间全部安装排风扇、电子封条;软件方面,制定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建立了多个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使观察点符合了隔离观察要求,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

  医疗队员分为统筹组、“飞行员组”和“地勤组”,各组职责分工明晰。统筹组对接各街道社区,随时处理突发事件。“飞行员组”负责每天送饭、测量体温、消毒等。“地勤组”是隔离点的“管家”,除了管理着全部医疗和生活物资、做好工作情况统计上报,还管理着不同楼层的四个微信群,身兼“问题沟通员”、“健康宣教员”、“临时心理疏导员”等多个角色。办理入住时,医疗队员们格外留心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便及时提供服务。

  2月26日,隔离点迎来了152位“房客”——从湖北返回滨海新区的第一批留观对象,上有耄耋老人,下有不满周岁的幼童,有独来独往的年轻人,也有拖家带口的大家庭……在隔离观察的14天里,各种小插曲层出不穷。

  一位老人家患有糖尿病,医疗队员每天统计体温信息时,会询问血糖变化情况。得知老人血糖不稳定,帮助老人联系泰心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并教会老人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和取药,“隔离期间学会了新本事,以后看病取药方便多了。”老人感慨还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腿有旧疾,走不了路。医疗组每日检查体温时,都会格外关注老人的饮食起居和身体情况,为了防止老人出现静脉血栓,医疗组还经过专家会诊,给老人开了抗凝药。隔离期满,老人握着医护人员的手依依不舍。

  柳先生和杨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隔离点时,已是傍晚,其中一个刚满一岁三个月。由于担心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一家四口站在隔离点大门外不肯进。医疗队员详细介绍了隔离点的内部结构、消杀情况和防护措施,以及可以给孩子提供的完善医疗防护装备。考虑到小宝宝还处在哺乳期,每次送水时医疗队员都把水瓶进行额外消毒。细致周到的工作得到了这对年轻父母的认可,杨女士特意发来微信:“谢谢您们,那天我太冲动了,善解人意的白衣天使,你们让我感觉特别温暖,向你们致敬。”

  微信群中活跃着一位暖男“诗人”,经常写打油诗分享自己隔离期间的心情体会,开导其他情绪低落的邻居要享受这段吃喝不愁难得清净的静谧时光。当他隔离期满即将离开时,医疗组队员们争相前去送行,希望一睹真容。“但见阳光不得晒,亦闻妻儿不可见。唯有食宿还不错,更有泰心护我全!”提起他的大作,统筹组负责人、泰心医院质控中心刘洪主任一字不差地背念出来,“有一天,他跟我说已经21年没见过自己的老婆孩子了,我刚开始觉得他在说胡话,后来一想,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七天不见面可不就是21年嘛”。

  从2月初进驻隔离点,刘洪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回过家,迎来送往了几批留观对象,截至目前累计接待人数超过320名,再过几天,最后几位“房客”也将退房离开。

  “每个人带着不同的心情来到这里,我们都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呵护他们,医疗组每天24小时在线,为留观人员提供着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泰达的热度,滨海的温度。每天,这里都上演着各种暖心的小故事,虽然不见面,可大家已经熟悉的好像亲友和家人。”刘洪说。

  特殊日子的特别礼物

  3月21日,住在233房间的湖北籍小伙小邓度过了自己有生以来最特别的生日。小邓3月16日返津,开始了14天的隔离观察。生日当天,好友把生日蛋糕送到隔离点,工作人员接力把蛋糕送到房间。

  在小邓打开房门的时刻,工作人员们一边拍手一边唱生日歌。小邓既惊讶又感动,深深地鞠了一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时期的生日,工作人员还特地制作了小视频送给小邓。其他留观人员也纷纷发来祝福。回到房间,点燃蜡烛,小邓发了一段话在微信群中:“这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生日。虽然我现在只能一个人在房间里,但却收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关心和祝福,特别感动!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祝愿大家都平安健康!”

  隔离点工作人员在录入信息时会特别关注隔离人员的生日信息。如果有隔离人员的生日刚好是在隔离期间,工作人员就会通过定制生日暖心卡、准备小礼物的方式,为隔离人员送上小小的惊喜。3月8日妇女节,第七大街隔离点还为所有女“房客”准备了康乃馨、节日蛋糕,一时间各楼层微信群中遍布祝福和感谢。

  3月末,第七大街隔离点接待过的最小房客、一位8个月的宝宝跟爸爸妈妈结束隔离期回到了家中,妈妈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隔离点工作人员报平安:“我们平安到家了,宝宝太喜欢护士阿姨送给他的礼物了,戴上就不愿意摘下来,感谢大家的照顾。”原来,隔离点相继接待过好几个小宝宝,一位手巧的护士亲手编织了珍珠项链送给宝宝们当作礼物。

  入住期间,大多数留观人员都收到过来自隔离点工作人员的礼物,而工作人员也收到过特别暖心的回礼。在小男孩睿睿的画作里,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杨跃叔叔,摆出了超级英雄的造型。这位来自泰心医院设备科的工程师,是隔离点“飞行员组”的成员,他跟另外几位同事承担着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在小朋友眼中,他们是逆行而上的超级英雄。

  医疗队的办公室内盛开着两束太阳花,那是二胎妈妈陈女士送来的礼物。留观期间,陈女士一方面担心感染问题,一方面24小时面对着两个调皮的孩子,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天上午,她特别焦虑地打电话反映小女儿舌苔厚、大便干,怀疑孩子上火生病了。接到电话的医疗队员立即与驻点医生取得联系。医生与陈女士详细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帮助陈女士护理孩子。还通过互联网平台对陈女士进行专业心理疏导,缓解她的焦虑情绪。专业贴心的关怀让陈女士倍感温暖。

  在距离第七大街隔离点8公里以外的中心商务片区隔离点,刚刚送走了几位隔离期满的外企工作人员。这家酒店被征用作为集中隔离观察点至今,已经累计接待了近500位隔离观察人员,其中包含日籍、韩籍、加拿大籍等外籍入境人员。启用初期,几乎每天都有两位留观对象过生日。酒店按照中国人过生日的风俗,为每位“寿星”准备长寿面。

  “有的隔离人员吃完长寿面后觉得好吃,还要求以后把所有主食都换成长寿面。”酒店总经理李厚德说,疫情之前酒店接待的客人每天进进出出,很少有机会互相沟通,现在他和工作人员们会格外注重与留观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让他们能把这里当成临时的家。

  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酒店为留观人员提供不同的菜单。“我们希望能让所有入住客人感受到来自经开区和滨海新区的好客和温暖。”李厚德说。

  滨海新区目前共投用20余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就入境人员、密接者、疫情高风险地区返津人员、入境短期商务人员、从事接驳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进行分类服务。各集中隔离点严格按照工作规范要求,实施单间隔离、消毒与个人防护、隔离人员管理和医学观察工作,防止出现隔离点人员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同时对隔离人员周到细致地做好隔离政策宣讲和生活服务保障,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隔离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服务中体现滨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