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企纾困要快!日前,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措施,多家银行展开普惠金融服务“大比武”,比速度比温度比力度,竞相引金融活水精准输入市场主体,保经济大盘。
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业很“受伤”,是最需要金融甘霖的行业之一。在北辰区双街开发区,紫微星餐饮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感触颇深。该企业是北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的配餐公司之一,高峰时配餐量逾3000份。同时,还承接了中国赴南苏丹维和部队数百名回国人员的紧急配餐任务。前不久,该企业突遇“回款难”,资金周转告急!无奈之下向建行天津北辰支行求助。
“天津建行再一次‘雪中送炭’,工作人员不辞辛苦,从收集材料、下户核实、签约单证到贷款投放,仅用了两天时间,就给我们配置了60万元的‘善担贷’信贷额度。”该企业负责人很感动。去年,“紫微星”就从该行获得了“小微快贷”40万元。
“善担贷”是一款“总对总”银担合作的惠企创新产品,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政府性担保体系提供批量担保,银行再结合小微企业经营情况为其快速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小微企业因为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大多又轻资产、缺抵押,所以普遍面临融资难题,疫情冲击进一步加剧了难度指数。两年来,我市多次出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为其送去“及时雨”。日前,天津市金融局、人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天津证监局4部门再次联手推出多项措施,鼓励银行机构进一步提高服务的精准性、直达性和有效性。
新举措进一步优化了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内部机制。市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创新推出的“津心融”平台成为银行的好帮手。该平台汇聚17个部门3600万条政务及公共事业单位数据,为银行信贷提供信息支撑。截至今年5月末,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75家,服务企业1.45万家,累计授信金额达221.15亿元。天津的做法得到了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的点赞。他说,地方政府要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搭建好区域大数据平台,赋能金融机构。
在政策激励和金融科技加持下,津城银行也是“八仙过海”,各有招法。
建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吴益强告诉记者,该行着力打通银企信息不对称的“任督二脉”,积极对接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依据小微企业的结算、涉税、电力、代发工资等大数据,创新推出了结算云贷、云电贷、云税贷等系列信用产品,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同时,还推出“惠懂你”App,实现信贷融资业务“掌上办”“指尖办”,将金融“救急”落实到“分钟级”。2021年年末,该行普惠金融余额一举突破230亿元,跑出了天津国有大行此项业务量第一名的好成绩。
发行小微金融债,也是我市银行机构的强项之一。日前,渤海银行成功发行1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仅2.95%。这些宝贵的资金用在了保市场、稳就业的“刀刃”上。
浙商银行天津分行则创新推出“超额贷”“信用通”等产品,为老客户提供超过标准抵押率部分无需再额外担保的信用类贷款等,目前已帮275户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累计投放贷款近1亿元。
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大家同台竞技,既锻炼了队伍,也丰富了各自的客户资源。他们高度看好天津“经济细胞”的生命力,“只要及时纾困,这些小微企业一定能东山再起,依旧会‘下金蛋’,反过来也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人行天津分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我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05.34亿元,同比增长25.4%。普惠小微市场主体有贷款余额户数20.26万户,同比增长12.81%,比年初新增0.34万户,全面实现“量增、价降、面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