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猝不及防的病毒来袭,一场争分夺秒的防疫战,一个静悄悄的城区。

  夜幕降临,离天津市区80多公里的宝坻区主干道上,绚丽的彩灯依次明亮起来,只是灯光扫描之处,没有了以往的喧嚣。除部分超市和药店外,其余各类商铺、饭馆都大门紧闭,马路上偶尔见到路人戴着口罩匆匆而过。

  这片位于天津、北京和唐山三个城市几何中心的区域,是京津冀防疫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成为重点,意味着责任的重大。所以,在这个表面沉寂安静的地方,一场空前的宝坻战“疫”紧锣密鼓、环环相扣地推进着。

  大幕拉开:一个不得不想到的严峻问题

  宝坻百货大楼位于繁华商业街,4000平方米营业面积,是宝坻人购物打卡地,尤其节假日,周边村镇的百姓也相约赶来,人流四方而至。

  宝坻百货大楼

  谁都不会想到,2020春节前人们喜庆的采购,会引发一场空前的防疫战。

  1月24日零时,天津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正月初一,宝坻百货大楼停业。

  尽管形势严峻,但直到大年初六,宝坻一直安然无恙。

  紧张的气息是在2020年1月31日开始在宝坻区蔓延的。

  那天中午11∶00,一位50余岁、戴着口罩的女士走进宝坻人民医院,在分诊台问询后,她被安排到了发热门诊就诊。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发烧的她,经过门诊大夫的检查后,暂时被留在了医院。

  11∶30,正在宝坻区疾控中心值班的郝肖阳接到了医院发热门诊电话:“我们这里有一例发烧病人,她没有武汉和湖北的接触史。但经过初步检查,症状很像新冠肺炎。”

  这是一个信号。郝肖阳和同事马上驱车前往医院,“并没有觉得紧张,认为这是个例,我们完全可以进行防控。之前我们已经做过多轮培训和学习。”当时,郝肖阳还是比较乐观的。

  11∶45,赶到医院的郝肖阳见到了正在病房里的张女士。郝肖阳和同事在病房里一边向张女士了解情况,一边等待进一步检测结果。“当我们了解到,她是百货商场的一名销售人员时,紧张了起来。可以想象到她接触人肯定很多。”郝肖阳回忆,通过和张女士沟通,他们掌握了她发病前14天行动轨迹,以及发病后的出行时间轴,时间精确到了每小时。

  16∶40,郝肖阳接到了张女士的初诊结果,确诊为新冠肺炎。随后,张女士的检测标本被送往市疾控中心,等待最后的检测确定。

  这时候,郝肖阳不得不想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从第一例病例感染,到百货大楼闭市,其间,到底有多少人彼此擦肩而过?他们身在何处?

  防疫就是抢时间。郝肖阳和同事迅速赶到张女士的家里,通过问询和采样,张女士的丈夫也被确诊为感染新冠肺炎,随后被送往海河医院救治。

  当晚,宝坻区开始全方位寻找密切接触者和1月19日至1月25日在百货大楼的购物者,把他们妥善安置好,成为当务之急。

  一场与病毒的角逐,拉开大幕。

  全城动员:“吓我一跳,不让出门了”

  这是一场全城大动员。

  “还在睡觉,大喇叭忽然一下响起来了,吓我一跳。告诉我们疫情严重,不让出门了。”宝坻辛务屯村村民王建说。

  不止王建一个人为此感到惊讶。2月1日一大早,全区各街镇、村居和社区的大喇叭、小喇叭都轰然响起,且每天不限次巡回播报。同时,全区成立了由公安、街镇、社区、卫生院组成的4人小组,深入各社区、村摸排走访。电视、广播、宣传车、融媒体“紧急寻人”。

  此时,在百货大楼超市工作、20岁的王丽(化名),正在家里玩着手机,一条宝坻区确诊人员的消息,进入她的视线。“心里咯噔了一下,我和被确诊人员不在一个区域内工作,但是,谁知道呢?离得也没那么远。”王丽说,疫情刚开始,她也看到了区里和居委会的通知,让大家少出门,戴口罩。她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所以就一直在家里待着。

  很快,王丽接到了街道工作人员和区卫健委的电话。“电话里通知我,需要对我进行隔离观察,希望我配合。”这让王丽有些崩溃,不知道将要面对什么,也不知道会跟什么样的人隔离在一起。

  2月3日,王丽拿了一些换洗衣服,家人开车送她到位于宝坻开发区的钰曦医学观察所。“感觉很魔幻,穿着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对我进行消毒,让我想起电影《生化危机》里的场景。”

  随后,王丽被带进了6层一间有将约30平方米的房间,采光和视野还不错,可以看到远处的写字楼。房间有一股浓郁的酒精味道,桌子上放着口罩、体温计以及一张印着注意事项和医生联系方式的A4纸。

  王丽在留观所

  让王丽印象最深刻的是2月3日晚上,她到这里吃的第一顿饭。“三菜一汤,还有水果,非常好吃,比家里做的好。”但孤单的感觉让王丽的前几天并不那么好过,“太静了,被隔离的人互相不会见面,就像一座座孤岛。最难的时候,就给医护人员打电话,她们会陪我聊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丽的这种疏离感在慢慢减少,走廊会传来有人打电话的声音,还有小孩子的哭闹声。通过声音感知彼此,虽然看不见,“但是你知道他们都陪着你。”

  王丽告诉记者,未知的才最可怕,刚开始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单独隔离,感觉自己像是被关起来了,或担心已经受到了感染,恐惧让她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现在想想,这段时间除了无聊一点,更像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通过手机看新闻、看视频、玩游戏、跟家人聊聊微信,日子过得也不慢。过几天我就结束观察期,可以回家了。我就希望这场‘战疫’能早点结束,医护人员也能正常回家。”

  报声平安:打赢之时才是团聚之日

  海滨医院副院长郭一是钰曦医学观察所的负责人,她陪王丽聊过两次天。她能够感同身受被隔离人员的心理困境,因为她也已经有10多天没有回家了。

  留观所的医护人员郭一 

  1月29日,她接到设立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通知。很快,钰曦酒店被征用,在酒店现有布局的基础上,划分出了清洁区和污染区。酒店四到六楼的客房,被规划为污染区域。从大堂西侧门进入,沿楼梯间通往二楼的医护人员工作区,这是清洁通道。

  1月31日晚上,隔离点刚刚改造完成,陆陆续续就迎来了79位住客,他们中有老人,也有独自照顾孩子的母亲……依照相关规定,从入住起,他们需要被隔离14天并接受医学观察。

  “您好,今天早上醒来体温多少?36.4℃,好的,注意开窗,口罩戴着,尽量多喝水……”电话机前,隔离点的医护人员郭一开始对着住客信息表,挨个给各房间打电话询问体温。由于污染区与清洁区完全隔离,彼此之间的日常沟通全凭一根电话线。

  “电话里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从住客的语调、语言和周围的环境声能听出他们的情绪和状态,如果住客比较焦虑,我会和他多聊一点。”

  一位住客量出的体温比平时略高一点,在电话里能听出对方非常害怕。“你别紧张,多休息,有时候体温是受情绪影响的……”临近11点钟,挂上最后一通电话,郭一才喝上今天的第一口水。

  在这里,隔离人员被称为住客,而非病人。“他们是确诊人员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重点观察。”进入隔离点,住客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的大量工作是消除住客的焦虑。“要让他们觉得,‘我只是为了家人和其他人的安全来这里观察一下’。”

  自从进驻观察点,郭一已经没有回家的概念了,10名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外界联系就靠一部手机,向家人只能深夜报声平安。“打赢这场战役之时,才是和家人团聚之日。”

  而像钰曦这样的留观所,宝坻区共准备了9个,目前启用了3个。截至2月12日早晨8点,宝坻区留观人员共366人。

  万人筛查:隔离病毒不隔心

  疫情在发酵。

  截至2月11日,筛查百货大楼相关人员总数已达14000人以上。

  截至2月12日,宝坻区确诊人数达到41人,绝大多数都与百货大楼相关。

  不断上升的数字,强化着这样一个信息:这不是儿戏,这是切切实实的危险。

  为了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宝坻区决定再一次主动出击,“撒大网捞小鱼”,将隐患清仓见底,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宝坻战“疫”进入白热化。涉及宝坻全区的万人大筛查开始了。这其中包括在钰曦留观所隔离的王丽所在的朝霞街道。

  2月11日晚上,为了让居民和村民能够提前了解筛查安排,减少人为阻力,提高执行效率。宝坻区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全区居民发放了《关于广大群众配合入户调查的倡议书》。

  2月12日一大早,宝坻的24个街镇1个开发区的所有基层工作人员开始行动起来。

  “我是街道工作人员,请开下门。”“你什么时候去过百货大楼?最近有没有发烧、咳嗽、嗓子疼?密切接触者都有谁?身体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宝坻朝霞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长白永清在这次万人筛查中,和其他基层工作者共筛查了朝霞街道2000多人,无一发热人员。

  平时,白永清负责朝霞街道下属9个村的筛查和防疫工作,对百货大楼相关人员密切关注,一天两次记录他们的体温,要求居家隔离。每天走好几万步,接100多个电话,处理各种群众反映的信息,安抚大家的紧张情绪,挨家挨户打电话确认情况,对多个重点院落进行走访……白永清忙得脚不沾地。有些小区和村子的居民租户多,很多都在外地没回来。“我们只有反复上门,张贴温馨告知,经常去敲门,多做尝试。”几天下来,白永清手都敲红了,甚至有些破皮。

  “大部分居民都很自觉,个别有抵触。”白永清说,村子和小区的居民老人比较多,刚开始不是很理解,但是经过多轮的劝导,都知道了防疫的严重性,从原来的不配合到现在有情况主动汇报。

  “现在这个时期,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疫情。”白永清说,疫情防控无小事,基层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一直都在。隔离病毒不隔爱、不隔心,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次疫情阻击战。

  封闭管理:进小区的,和进不了小区的

  雷霆出击,昼夜作战。24个街镇一个开发区的筛查工作在24小时内如期完成,筛查百货大楼相关人员总数达19718人。

  雷厉风行的背后,与宝坻区基层工作人员平时的奋战一线分不开。

  2月7日宝坻区区长毛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只要一个小区或一个村子,发现两例以上确诊病例,将进行封闭管理。”

  疫情防控在升级。

  宝平街河景馨园社区是最早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小区之一。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公安干警组成的小组负责管理整个小区的防疫安全。在小区入口处,张贴着封闭管理的公告:“因新型冠状病毒形势非常严峻,涉及地域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小区所有居民健康、安全,小区实施封闭管理。非本小区人员、车辆,一律不得入内。”

  河景馨园小区门口

  “整个小区有964户居民,2000多人。其中两栋楼里的居民实行完全隔离,其他居民除非特殊情况,不允许离开小区。”河景馨园居委会主任孙冰告诉记者,疾控部门对隔离区周边的环境,包括公共区域、过道、大门、门把手、电梯、地下室,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彻底消毒。

  现在河景馨园小区严格执行“全民不出门”行动,每户家庭(居家隔离家庭除外)每两天可指派一名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其余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以及在保障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重要岗位上班外,一律不得外出。

  “目前社区已给被隔离的居民建立了档案,并且专门建立了一个群,需要什么只要及时跟我们沟通,我们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出去采买,对于居家隔离的家庭,会给他们送上门。”孙冰说。

  社区隔离,居民生活保障是关键。孙冰介绍,在小区开始实施隔离后,上级部门协调了劝宝超市进驻小区,作为物资供应点,不论是米面油,还是菜肉副食奶制品,一应俱全。“居民可以不用外出,在小区内就可以买到基本的生活物资。在超市里基本生活物资保证充足,并且每天物资都会进行补充,不会让小区居民因为小区封闭而生活不便。”

  河景馨园小区居民在进驻超市买菜 

  “宝坻区现在设有4个物资储备库,对米、面、油、蛋、绿叶菜等21种生活必需品进行了充足储备。”宝坻区商务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马宏颖告诉记者,宝坻区货源充足,物价平稳,确保关键时刻群众买得到、用得上。

  宝坻区发改委副处级调研员曹庆玲介绍,宝坻是农业大区,拥有大型蔬菜基地20余个,大型养殖场数量也很多,自身供应很充足。目前全区储备米面347吨、肉类2.5吨、鸡蛋10吨、蔬菜210吨、水果21吨、原粮31000吨、小麦7000吨,够全区80万人口2个月的供应。

  严防死守:“每一户都走访和打过电话”

  宝坻是一个涉农区,农业人口较多,现在宝坻区的任务从“内防扩散、外防输入”到对内防止疫情扩散,对外,防止疫情输入的同时,更要防止疫情输出。其中,防止疫情由城区向农村扩散是重中之重。宝坻区正在对351个社区和村进行严防死守!

  宝坻区辛务屯村,像诸多村庄一样,随着疫情扩散和政府的宣传,村民逐渐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村子开始设卡封村,不允许随意进出。路口拉上隔离线,设置了登记桌位,要求村民进出时登记信息,并测量体温。

  封闭的辛务屯村

  “每一户人家我们都走访和打过电话,去过省外的进行登记,自我观察;如果是近期从湖北省回来的,那就强制要求居家隔离。”辛务屯村党支部书记唐连江说,现在基本全村人都不出门,如果一些必要岗位有工作需求的,必须拿着单位的证明信才能进出。

  “我们每天给隔离人员打电话,要求两次报体温。不允许出门,有需求提出来,村里成立了服务队,满足隔离群众各种生活需求。”唐连江说,全体村民平常采买物品,可以先打电话给村子里的供应超市,超市给准备好以后,村民付款后直接拿走,减少接触和聚集。

  唐连江告诉记者,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薄弱,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加强管理检测,减少人员流动,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病毒蔓延。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向村民们讲清楚,严格管理就是对乡亲们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

  有人动起来,是在跟时间赛跑,争夺健康主动权,有人宅在家,是在用一部分自由让渡严峻形势下的疫情防控。

  摸排、隔离、留观、诊断 ……登记在册、现状追踪、封闭管理、设卡封路……储备物资、充足供应、个体服务……方方面面,都在践行着“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力度,严之更严、细之更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