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天津|新闻|城市|视频|体育|美食|时尚|乐购|文娱|旅游|汽车|教育|健康|同城|图集|惠购|世界杯

|注册|邮箱

新浪天津> 健康>生理疾病>正文

治疗心脏病不能忽视“心”病

来源:39健康网2013年9月22日【评论0条】字号:T|T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以冠心病为诊断的住院病人中,抑郁患病率在16%—18%,而轻症抑郁在慢性冠心病中患病率在20%以上。

  呼吁实现“心脏”与“心理”和谐

  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冠心病一些不恰当的认识、恐惧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压力增加,心理问题对冠心病的影响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冠心病患者合并心理疾患问题被忽视,很多冠心病患者通过影像诊断等证明无器质性病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透露,在心内科就诊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等一些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中青年女性,因有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心电图显示非特异性ST-T波改变,大多在心内科就诊而被CT造影过度检查;一些现代设备发现的并无意义的情况如早搏、左室假腱索、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等,因医务人员未详细向患者解释,引起纠结;突发心肌梗死后,对疾病和治疗的长期效果心中没底,这三种情况都可导致焦虑或抑郁症状。

  为此,胡大一在中西医结合双心医疗模式研究会上发出呼吁:顺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推行“双心医学”服务新模式,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脏以及心理治疗,控制过度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实现心脏与心理和谐势在必行。

  “双心医学”提高诊疗水平

  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病人组中,35%—45%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在15%—20%。一项针对在中国大陆7市11中心的现况调查显示,684例诊断冠心病(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心绞痛)的住院患者中,抑郁症状合并率达46.6%,其中重症抑郁发生率达13.4%,焦虑症状合并率达54%共病合并率达38%。

  “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血管病与心理疾患的关系,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新型模式指导下,多层次多角度治疗心血管病同时重视精神心理疾患,倡导心身和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丁荣晶教授指出,心理疾患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同时,丁荣晶也表示,但是目前心内科医生普遍对心理疾患的认知度较低,不能获得准确及时的诊断,治疗也不规范。因此心脏科的医生有必要接受心理学培训,培养复合型的医学人才,从而全面从根本上提高心理疾患的认知度和诊疗水平。

  “心脏好也要心情好”配方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院士曾撰文指出:在业界相当多的人对介入治疗顶礼膜拜,忽视了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策略,包括介入后的并发症等问题,结合活血化瘀等相关方药的合理使用,可使相当部分患者从药物治疗中获益,当然,也需要在这方面做更科学的探讨和研究。

  “中医药治疗注重机体的“和谐健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当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陈可冀表示,中西医两种医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会更有效地提高疗效,促进机体康复。

  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印生教授认为,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血管的心身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多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在发病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常有情绪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不平衡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过来,心血管疾病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互相影响,可见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心脏好,心情也好”是治疗“双心病”的理想药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诊断疑似冠心病中,超过一半的胸痛患者通过冠脉造影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此类患者往往被称为非心源性胸痛。”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王显教授强调,非心源性胸痛可能带来患者医疗负担加重,包括频繁就诊,多次更换医生,且病情迁延不愈,而这往往会带来医源性并发症,加重患者思想负担,带来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研究发现非心源性胸痛与心理障碍关系密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来治疗可作为一种选择。

  在多数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在发病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社会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常有情绪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不平衡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反过来,心血管疾病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互相影响,可见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心脏好,心情也好”是治疗“双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更多>>微博推荐

新浪简介|新浪天津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