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探索社区金融的先行者,民生银行于2013年发布社区金融战略,率先在国内设立社区支行。

广告

  十年耕耘、十年成长。十年来,民生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坚持“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战略定位,积极融入社区生活服务场景,广泛提供“惠民、便民、利民”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成为居民们的“好邻居”“好帮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普惠便民 将服务送到身边

  民生银行学苑路社区支行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柳林街道,毗邻天津财经大学,周边居民、商铺众多,热闹繁华。早上八点,民生银行学苑路社区支行长王昱舒都会准时来到社区支行网点做营业前的准备,上班路上不时和遇到的附近居民亲切地打招呼。“我们的社区支行就在居民们的身边,时间一久,附近的叔叔阿姨就会把你当作她们的亲戚朋友一样看待。” 王昱舒说道。

  恰好是十年前的2013年,王昱舒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加入民生银行大家庭。“民生银行作为业内首家成立社区支行的金融机构。即将毕业的我,正是被这种创新及专业所吸引。”王昱舒回忆道,“而且很幸运的是,我事业的起点也正是社区支行。”

  万事开头难,社区支行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十年前,作为“职场新秀”的王昱舒和她的同事们面临的正是社区金融“拓荒期”的艰辛。

  “一开始,我们这种‘社区金融便利店’的模式还得不到周边居民们的认可。我们也没有原始的客户积累,一切只能从头开始。” 王昱舒与同事们选择将“外拓活动”作为破局的利器。“在早市可以接触买菜的叔叔阿姨,他们有时间驻足听你介绍。下午在社区的小花园里可以遇到带孩子遛弯或者锻炼的居民,可以详细地讲解,甚至还会跟你聊天。晚上在社区的广场上,我们也永远不会缺席广场舞的队伍…”凭着这股子执着,一回生二回熟,周边的叔叔阿姨们也渐渐被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打动,甚至一些以往很少接触银行服务的老年人,也成为了社区支行服务的对象。

  “我们走出去,把客户请进来,再利用社区支行的地理优势、独特定位和便捷服务把客户留住。”

  附近的居民在出门或回家途中可以顺道来网点坐坐,迎接他们的不是传统印象中银行厅堂严肃庄重的气氛,而是两三名工作人员的笑容和家一般舒适与温馨的环境。封闭的柜台窗口被智能的电子体验设备取代,儿童游戏区散落的玩具正等待新的玩伴。客户们坐在沙发上边品尝一杯咖啡边可在谈笑间便可处理好日常生活中的金融事务。差异化的服务,成功让学苑路社区支行赢得了过千名贵宾客户的芳心,打造出一个具有民生银行特色的社区金融样板。

  传递温暖 把百姓放在心上

  “请问,您帮我看看在手机上怎么缴自来水费吗?”

  “好的,大娘。”

  赵大娘是学苑路社区支行的老客户,子女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中。她一遇到难题,便会想起学苑路社区支行里热心肠的工作人员们。

  “学苑路支行的员工不仅帮我解决金融方面的问题,我在生活上遇到什么事情她们也会出手相助。不仅如此,还组织我们老年人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我们老年人从心里就感到一股温暖。”找大娘激动地说道。

  想要做好“适老化”服务,不仅是要做好支行内的金融服务,更要扩展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亟需的非金融服务的领域。十年间,学苑路社区支行推出了悦享出游、乐老学院、“惠聚身边”便民生活圈等定期服务活动,还不定期与周边社区居委会开展共建举办健康体检、文艺汇演、爱心帮扶等特色活动。

  比如每周开展一次的乐老学园活动。一到活动日,周边的大爷大妈们都会兴高采烈地聚集到学苑路社区支行,津津有味地参与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摄影课程。学苑路社区支行也会抓住机会,把活动与老年人消保宣传工作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的同时筑牢反诈防线。

  “我每周都要来参与!自打上了这个课,您看我现在拍的照片,这是在水上公园,这是在海河边…您看角度多好!我现在也算是个老摄影师了!“参与乐老学园的李大爷自豪地向大家展示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如此,还能接受反诈教育。我们这几个老伙计现在接到电话,说让我们办什么补贴,我们根本不上当!“

  “小社区”里也能释放“大能量”,正是学苑路支行日复一日为社区支行服务赋予更多的内涵,并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与客户建立起心连心的沟通,凝聚起情感的纽带。

  作为中国社区金融的参与者、建设者,民生银行学苑路社区支行见证了社区金融从起步探索到全面提升的发展历程,自身也从一家小店发展至如今管理5亿金融资产的优秀网点。相信在下一个十年,民生银行学苑路社区支行仍会把“金融为民”的理念贯彻在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优化提升“家门口银行”的服务体验,努力共建天津人的美好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