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科技型企业1200余家、
引入金融和科技服务机构225家”
透过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能看到天开园
“诞生”半年取得的成绩
管中窥豹
我们同样应该正视过去一年
天津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所做出的艰苦努力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天津市坐拥10多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多所知名高校,科研势能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上一年度天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9%,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3.29%;在“全球科研城市”的总排名中,高居全球第18位;“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7.9万人——天津正凭借科创实力“硬核圈粉”。

积极布局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努力的过程中硬核实力也不断凸显。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等1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正式揭牌……目前,全市已拥有细胞生态、合成生物学、信创等6家海河实验室,其中信创海河实验室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发表SCI论文400多篇,天津版“国之重器”加速打造。更多创新平台入列“国家队”,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获批筹建,中科曙光牵头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再获突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全球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在实现新型手性分子合成路径、脑机接口综合性开源软件平台、高性能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全市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去年天津科创活力加速释放。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的重要指标,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00亿元,占GDP比重位全国居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0家,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蔡韬副研究员在实验室展示人工合成淀粉样品(新华社资料图片)

天工开物。“给科学家配上投资家,再寻找合适的创业家”。去年5月18日开园的天开高教科创园,更是促进科技创新到现实生产力的“精彩一跃”。目前,自主创新项目已经构筑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天开园方阵”,已获得订单总额超1亿元,纳米纤维素等一批科研成果从这里走向生产线……

加仓科创就是布局未来
科技创新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产业焕新有了更强力的支撑
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澎湃的活力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