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6月9日,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天津港启动。活动前,来自江苏、湖南、山东等地的师生代表们来到了全球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勇攀制造业高峰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参观学习。

  “智慧零碳”码头是天津港集团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最新重大成果,是以全新模式引领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的中国范例。码头有风力发电机和分布式光伏板,所有作业设备全部使用电能,实现绿电100%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码头运营全过程零碳排放。码头5G全网互联,结合大数据中心+边缘计算,打造云网一体的“1+3+6+N”物联网平台,将“智能化”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形成智慧零碳码头的全物联网新形态。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2017年天津大学携手61所高校提出了“天大行动”,也就是在这一年,教育部启动了新工科建设。自此,天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几年时间走出一条颇具天大特色的新工科之路。

  天津大学推动多学院合作搭建起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智慧流程工业与产品工程等十多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平台,并以项目为链条重新设计了课程,把课程内部各模块、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全力打造以“项目制”为特征的新课堂,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推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变革。学校还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把企业引入课堂等方式变“学校教育”为“产学合作教育”。天大将工程实践融入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成立了由企业专家、系主任和资深教授组成的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定制培养方案和实践计划,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论文课题都是企业急需的攻关项目。此外,在工程博士培养中,天大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工程项目,与行业头部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工程科研项目和工程需求为牵引,对学生进行项目制培养以保障培养质量。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天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