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的《牧童诗》,把牧童骑牛过田、笛声悠扬、悠闲自在的惬意写得淋漓尽致。在甘肃庆阳市镇原县良种肉牛繁育示范产业园内,有这么一位外来的“牛倌”,把一本“养牛经”念得通透,在天津市静海区和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产业园共建合作中,铆足牛劲,帮助当地的养牛户,向着共同富裕的梦想,一路狂“犇”。他就是丁剑锋,甘肃中民海富良种肉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

津甘共建产业园镇原县肉牛繁育基地外景津甘共建产业园镇原县肉牛繁育基地外景

  丁剑锋爱养牛,会养牛,擅养牛,在这里如鱼得水。他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得益于中民海富肉牛产业示范园为他提供的良好环境。

  中民海富肉牛产业示范园是静海区重点帮扶的产业项目。“牛羊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牛羊产业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市静海区援派干部,镇原县委常委、镇原县副县长张峰介绍,自津甘两地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静海区积极拓展两地合作渠道,依托镇原县的资源优势,本着“黄土地里掘黄金”的理念,积极寻找适合镇原发展的高效益农牧产业项目,让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镇原县作为农业大县,有发展牛羊产业的传统和优势,始终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政府推动“念牛经”、干部发动“出牛力”、合作社带动“使牛劲”、群众互动“发牛财”的工作措施,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互利共赢、良性循环的肉牛产业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镇原县将肉牛产业作为助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营、主体带动、农户参与”的方式,全面落实“强基、扩规、提质、延链、赋能”措施,推动肉牛产业“扩规延链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2年肉牛饲养量23.24万头,其中存栏14.73万头、出栏8.51万头,饲养规模位居庆阳市第一。

  今年,镇原县持续把肉牛产业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之,聚焦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目标任务,积极探索推行“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实现“藏牛于户”,推动畜禽饲养规模迅速扩张。

示范园内牛舍中的肉牛示范园内牛舍中的肉牛

  西北汉子曲线育牛

  “天气越来越冷,一定得加强护理,把这些小牛犊养得壮壮实实。”天气转凉,在中民海富的牛舍里,丁剑锋细致地叮嘱着饲养员。

  丁剑锋是内蒙古人,2002年开始从事养牛产业,2017年到天津发展肉牛产业,积累了丰富养殖经验。2020年,借助东西部协作的政策机遇,天津市静海区在镇原县平泉镇建设甘肃中民海富肉牛产业示范园项目,帮扶带动镇原县发展现代化肉牛产业。丁剑锋成了静海区输送到镇原县的专业技术人才,因项目与镇原县结缘,从此开启了帮助当地发展肉牛产业的新征程。

  丁剑锋介绍,中民海富项目位于镇原县平泉镇景家村,由城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甘肃中民海富良种肉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计划总投资1.12亿元,占地240亩,以澳大利亚进口的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主,以高端市场为目标,设置育肥区、繁育区、隔离区、新品种研发区、生态牧区、饲料加工区、青贮区、有机肥生产区和雨水收集循环利用区9大功能区块,致力打造一个3500头规模的优质肉牛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并配套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将成为镇原县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良种肉牛繁育产业园。累计投资8286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3800万元,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我们聘请了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肉牛遗传改良委员会专家王新庄为技术顾问,招聘和培训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及体测员,组建成立研发中心,配备专业的实验和测量设备,从公司繁育的肉牛里挑选优质种牛进行选育选配,健全肉牛系谱档案,力争2024年获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打造区域品牌,以特色优势产业振兴带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镇原县城乡融合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建军说。

示范园里肉牛的生长环境示范园里肉牛的生长环境

  项目签约后,负责筹备工作的丁剑锋忙了起来,图纸设计、运作策划、组建团队、制定规章管理制度……丁剑锋天天在项目工地上奔波。“那时我们还没有住房,只能借住在镇上,每天往返要10多公里。”丁剑锋说。当时供水也限时,有一次他和同事有事走得急,忘了存水,晚上连喝水都成了问题,还好有当地老乡帮忙。正是这件事,让丁剑锋对当地人有了直观的认识——质朴而热情。

  丁剑锋指着公司大门的位置说:“大门的桩子是我打的。”从打下第一根桩子,到一期场区建成,丁剑锋说这其中离不开两地政府的支持,“2021年,静海区向该项目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700万元,两地工作组多次实地察看建设进度,为项目发展配备运营团队和技术力量。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本想着得一段时间才能弄好,可仅仅过了几天,营业执照便送到了我的手中。”

  丁剑锋通过前期考察发现,镇原当地农户现养牛基本以本地黄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品种比较杂且不纯,育肥期相对较长,经济效益偏低。而安格斯肉牛出肉率相对西门塔尔牛高10%-15%,而且肉质滑嫩,深受南方消费者欢迎,于是便决定在镇原县全面推广安格斯肉牛,并计划进口安格斯基础母牛。

  此外,丁剑锋通过利用国内外优质的安格斯冻精,采取科学的冻配技术,结合先进的养殖经验,培育优质的种牛,形成以繁育、选种、育肥、技术服务与推广、培训为一体的安格斯肉牛产业园区。同时,结合下游屠宰、加工、销售企业形成产业链,打造中国式安格斯肉牛品牌企业。

  2021年初,园区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498头,繁育牛犊969头(其中一胎483头,二胎465头,三胎21头);2022年又引进安格斯种牛1000头,牛只总量达到2467头。目前,出栏322头,其中向周边农户育肥扩群出栏105头,共计收入270万元,现牛存栏2145头。计划2023年底养殖规模达3500头,年预计产犊1100头,出栏900头,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并申请省级示范产业园。

  “下一步,公司计划成立肉牛品种研发中心,利用当地早胜牛个大体壮的优势和安格斯肉牛出肉率高、品质好的优点进行配种研发新品肉牛。”丁剑锋说。

东西部协作资金购买安格斯肉牛1000头东西部协作资金购买安格斯肉牛1000头

  铆足牛劲犇出速度

  “我在肉牛产业示范园主要负责喂牛,撒草、放水都是机械化操作,有时候打扫一下牛棚,一个月能收入4000多元,工作很轻松。”园区养殖工人朱崇举说。

  朱崇举家在产业示范园附近,以前全家人种地,由于塬面地少,老伴常年生病,家里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日子越过越紧巴。甘肃中民海富肉牛产业示范园建成后,丁剑锋了解到朱崇举家情况,就让他到示范园来上班,朱崇举顺利成为公司的一名养殖工。

  丁剑锋觉得,养牛要做到用心去关爱牛,才能把牛养好。在示范园,牛的生活很惬意,这里实行全混合日粮饲喂,通过TMR饲料搅拌机磨制成易消化吸收的全混日粮,每天定量投放。

  天津静海区援派干部、镇原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锡林说,“示范园通过‘企业+乡村+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当地养殖户提供优质的基础母牛和配种、技术、订单回购等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饲草种植和有机肥加工等产业。同时,吸纳周边群众入园务工,解决季节性就业100人左右,每年实现务工收入300万元。”

  “经过几年的肉牛养殖,镇原县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探索形成了成熟的抓促机制,现在有了优质肉牛繁育科技示范园,更是形成了双向优循环。”天津静海区援派干部、镇原县政府办副主任李翔说,园区建成后,企业订单收购群众种植的饲草料,带动群众种植增收;企业为有养殖意愿的农户投放优质基础母牛,订单回购农户繁育的小牛,带动群众养殖增收。

  产业园还通过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2个村集体5436户脱贫人口增收。按照《镇原县安格斯肉牛扩群育肥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养殖纯种肉牛,向养殖群众提供优质牛犊、冻配服务、技术指导、保底回购等,为农户饲养全过程提供保障,确保农户稳定增收。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饲草种植和有机肥加工等循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园区建成后,我们将努力招商引进国内顶尖一流肉牛养殖企业强强联合、合作运营,将中民海富良种肉牛繁育基地扩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的现代化肉牛产业园区,争创省级肉牛繁育示范产业园,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以特色优势产业振兴带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张峰说。

示范园中的牛舍示范园中的牛舍

  在静海区和镇原县的共同努力下,现今的镇原县肉牛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良种繁育、肉牛养殖、市场交易、屠宰加工、冷链销售、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及饲草种植于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建立了循环产业体系,全力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镇原肉牛产业,已经“犇”出一幅乡村振兴新征途。

  中国小康网庆阳10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