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中国经济遭遇“非常时期”,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种种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影响无法预料……

  在这种情况下,2020年该怎么办?来自天津的代表委员,给出这些“应对之法”。

  01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加大对民生刚需和弱势群体扶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建议,应加大对民生刚需和弱势群体扶持力度。

  她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应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的合法地位;

  根据地域情况,分类划定禁摊区、限摊区、开放区,明确不同区域管理标准,对“地摊经济”实行分类管理;

  加大对早餐、农产品等民生刚需和突出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对相关从业者给予适当管理费减免等费用照顾;

  制定摊位经营管理规范,加大对破坏市容环境、社会治安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的,采取入黑名单、限制经营、纳入征信系统等方式处罚。

  02

  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为线下实体经济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宜垦(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建议,出台租金补贴政策帮扶线下实体商铺智慧智能化升级,促使实体商业复活。比如,出台税收返还政策补贴租金费用等,让商家减负,主动经营实体店铺。

  鼓励及政策支持线下实体商铺智慧改造升级,打造重构科技新型商业场景,活化区域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新模式下的“互联网大数据+实体店铺”。电商与店商线上线下互动的营销模式。

  政策鼓励引导线上电商衍生的自媒体直播、带货等行业,与线下实体店铺结合,重新构建新型的线下实体商业体。

  03

  全国政协委员范小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建议,设立具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性质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和发展问题采取了很多举措,但由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有机、完整的制度安排,精准作用于中小企业难点、痛点的金融手段尚显不足。

  她建议,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金融技术,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扶持中小企业经营改善、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其采购设备等需求提供长期低息的政策贷款,在遇到危机等严重冲击时,为中小企业流动性困难提供融资支持。

  04

  全国政协委员黎昌晋:税费减免政策手续再简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黎昌晋建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应实施多项措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他建议,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期间的相关政策。比如,普惠性政策可以再简化,对于能够直接减免的各类税费、电费、水费等费用,调整繁琐的申请程序,让企业能够快速、便捷、低成本地享受。

  黎昌晋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文旅、影视、外贸行业,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行业细分政策,以专项补贴、免息贷款等形式增加纾困资金,依据企业近三年纳税及员工就业人数给予扶持。

  同时,进一步对冲疫情影响,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加速调整产业链条,打破市场壁垒,鼓励抱团取暖,推动银行创新信贷产品。

  黎昌晋说,进一步培育经济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针对疫情后暴露出企业数字化能力不足的短板,补齐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漏洞和不足,整合利用并发挥数据资源的强大引擎作用,将发展数字经济、线上经济纳入各地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打破信息孤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大数据主动与社会资源对接,实现共建共享,带动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施扶幼助新,适时调整各类评定标准,比如放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销售业绩的限制,给初创企业更多发展机会。

  05

  全国政协委员袁直:拉动内需 提高内销品的质量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代会、工会副主席、化学学院教授袁直提出,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拉动内需。

  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国际旅游受阻,餐饮业严重萎缩,在这种形势下,拉动内需就显得尤为紧要。但拉动内需的关键,是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

  袁直建议,要提高内销品的质量标准,促进民族品牌发展壮大。严把质量关,加大对不守诚信的企业和商家的惩罚力度。积极鼓励餐饮业特别是老字号商家,开展网上预约、送餐到家的服务模式,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送餐及快递服务队伍,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加强岗位规范化培训,改变零散的、不稳定的人员组成状况,使他们正规化、标准化、常态化,为送餐快递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06

  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打造多个国际知名民族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滨海高新区工商联主席、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阳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多措并举培育壮大民族品牌。

  此次疫情引起全球经济下行,特别是包含奢侈品在内的国际品牌市场大幅回落,为民族品牌提供“转危为机”的历史性窗口期。

  郑春阳建议,坚定推动民族品牌外需转内需,在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消费品制造,加强各行业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国家可给予政策扶植,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各个行业打造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并加强品牌标准建设,鼓励民族品牌标准认证,深挖核心价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科技含量为重要因素,推动民族品牌向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服务化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民族品牌产业链建设,合理布局行业内上下游供应链,加快关键进口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提高抗风险能力,牢牢把握民族品牌发展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