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闸开闸泄水。

  “咱们离河道远一点。”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滨海新区中塘镇的洋闸附近时,天津市大清河管理中心(北大港水库管理中心)水库管理所所长柴润水正在劝离一些围观的居民。

  8月10日,102岁的洋闸时隔多年重新开闸,将马厂减河的部分来水引入北大港水库,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柴润水告诉记者,马厂减河的“目的地”是独流减河,前一阶段,独流减河由于行洪水位较高,给马厂减河下游的堤防带来一定压力,洋闸的开启发挥了分泄河水、控制水位的作用,降低了周边村庄、农田的风险。

  红砖白桥,浅蓝色钢闸门,初见洋闸,似乎难以想到它的“高龄”。据记载,这座始建于1921年的“文物”,是天津境内第一座新式混凝土和砌砖混合结构水闸,建设时聘请了外国人设计和督造,因此得名“洋闸”。

  柴润水从事水务工作30多年,名字中也带了两个“水”,在他的印象里,现在的洋闸与他在小时候看到的样子没有太大差别。“闸板因为严重锈蚀更换过,桥面也加固了,其他基本保持了原样。”柴润水说。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战争的洗礼,如今,水闸钢架上的弹孔还清晰可见。

  相比于“隔壁”电动的弧形闸,洋闸开启闸孔仍需要手动操作。几天前,柴润水和来自水库管理所的其他同事6人一起摇起了闸板。

  “你看,水闸上设计了配重,所以起的时候不算太费力气。”指着面前的大型石块,柴润水对记者说。

  同样和“水”有缘的还有闸站管理组组长刘洪军,他已经在洋闸和弧形闸的点位值守了15年。“虽然洋闸很多年没走水,但每年汛期前、汛期后都会进行维护。5个闸孔现在开了3个,这几天运行得很好。”

  与刚开闸时相比,目前通过洋闸的水流已经明显趋缓。不过,受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昨天的水量比前一天有所增加。

  “雨情就是命令。”柴润水又掏出手机看了看天气预报,“越是下雨越要盯住了。”7月28日以来,他一直住在单位没有回家,每天都要和同事在马厂减河、独流减河沿岸来回巡视好几次,连日来,已排查出多处险情。

  柴润水“盯住了”的想法也是许多人的共识。在洋闸采访期间,记者还遇到了来自滨海新区水务、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排查堤岸险情、监测水位、劝离钓鱼人员……与这座百年老闸一样,大家共同守护着一方平安。

  记者跟随柴润水一行沿马厂减河巡视,每到关键位置,他们都会下车仔细查看。“这是我们之前发现的一处管涌,已经用反滤围井封堵好了。现在河道的水位也降下来了。”在一处点位前,柴润水对记者说。

  经过马厂减河尾闸就是独流减河,中塘镇南台村党总支书记王春盛和村里的志愿者正在两河交汇处值守,这里也是村子的所在地。见到记者时,大家的脸上、身上都湿漉漉的。

  “我们在这里巡堤护堤10来天了,提醒大家远离河水。这两天水还是比较平稳的,不过我们也提前统计了村民的相关信息,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有需要能及时撤离。”王春盛告诉记者,村里约有1000多亩地,种着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如果顺利度过汛期,下个月这些庄稼就能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