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旨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图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来源:文旅部官网

  ——公元前486年,为争霸中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贯通了长江与淮河。邗沟的建成,被认为是中国大运河的开端。

  ——公元610年,隋朝穷尽国力,历时六年,修通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改造邗沟,隋唐大运河由此基本形成。

  ——公元1205年,金朝定都北京后,为保障首都粮食供应,开辟潞水漕渠,从此天津成为漕运的枢纽。

  ——公元1853年,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大运河漕运被迫中断,加之陆路、海运交通的发展,运河航运功能逐渐消失。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流动的血脉,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如何让历经千年的大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区调研时指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千年大运河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按照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要求,天津从顶层设计入手,以规划为引领,先后印发了《天津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天津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行动方案》《大运河天津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试行)》。一系列规划方案的出台,让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有力有序,稳步推进。

  01 强基固本 “保护好”沿线文化遗产

  天津是因漕运而兴的城市。大运河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形成了天津五方杂处的人居环境。咸香酥韧的煎饼果子、繁华热闹的估衣街、香火缭绕的娘娘庙、幽默风趣的天津话……无一不是南北交汇的产物,至今仍是天津人生活的一部分。

  大运河天津段,北起武清区木厂闸,南至静海区九宣闸,全长182.6公里。沿线共有实物遗存29处,文物保护单位5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22项。既有中心城区和运河名镇杨柳青镇等城镇,又有运河水工遗存九宣闸和独流木桥;既有天下皇仓北仓廒和十四仓遗址,又有工业文化遗产三条石博物馆;既有风格独特的清代民居建筑石家大院等,又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宗教建筑天后宫;既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年画,又有传统美术泥人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摸清大运河文化相关文物“家底”,天津建立起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风貌保护管控清单,并以此实施文物古迹的修缮工作。广东会馆、九宣闸、北洋大学堂旧址等一批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养和修护。

  保护与发掘并举,天津还在大运河沿线开展了静海区张官屯窑址、北辰区张湾沉船等一系列重要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在杨柳青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工程区域内的遗迹考古发掘中,共清理墓葬119座,出土瓷罐、头饰、陶钵、镇墓砖瓦、钱币等明清时期文物360余件。其中陶瓷器,不仅有出自北方的本地和磁州窑,还有出自南方的景德镇、浙江龙泉窑以及宜兴紫砂等窑口。这些实物的出土有力证明了天津在历史上作为南北货运贸易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融合。

  考古工作者在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考古发掘区工作。新华社发(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眼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学镇项目考古挖掘工作即将启动,十四仓考古调查研究、静海独流木桥修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

  02 叫响品牌 “传承好”大运河文化

  “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

  在有着“天津摇篮”之称的三岔河口旁,百米巨型浮雕《潞河督运图》静静矗立,定格了那被时光冲散的历史画面。日夜不息的流水声中,南北文化的精髓,共同浸润着这块具有燕赵风骨的土地,慢慢滋养出独有的文化风俗与精神内涵。传承大运河文化,就要让更多人接触大运河、了解大运河,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

  图为位于三岔河口的《潞河督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围绕“大运河”这个超级IP,近年来天津推出了一批大运河题材的文艺作品。长篇小说《烟火》用文学的笔触描写展现了运河沿岸的百年历史风云;话剧《运河1935》讴歌运河儿女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即将在大运河沿线多个城市进行巡演;表现受运河文化影响发生的赶大营历史及其发展的电视纪录片《赶大营》及同名图书也已经完成;海河传媒中心与西青区联合,拍摄了5集电视纪录片《美的溯游》。

  近年来,天津还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推出了图书《行与思:大运河文化带考察报告》,出版了《寻根大运河》系列丛书,全面展现运河文化,提高运河文化影响力。“运河记忆”非遗宣传展示、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节庆、会展、民俗品牌活动,更是叫响了“津味”大运河的品牌。

  03 古为今用 “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

  津门好,

  到处水为乡。

  东淀花开莲采白,

  北河水下麦翻黄,

  潮不过三杨。

  津门好,

  烟水渺无涯,

  柳口芦飘三尺雪,

  葛沽桃放一林霞,

  孤棹老渔家。

  ——[清 樊彬]《津门小令》节选

  昔日,运河两岸的繁华与秀美,曾令历代帝王、文人雅士陶醉其间,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著述碑记。今天,如何让大运河融入当下城市的生态生产生活,已成为运河沿岸所有城市共同的课题。天津以保护为主,适度利用为原则,打造文化遗产活力焕发的大运河示范带。

  《天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建设“三岔河口”、“杨柳青古镇”两个核心展示园和三岔河口集中展示带。按照“留古、承古、扬古、用古”原则,目前,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未来,公园将打造成为展现大运河历史风貌、呈现时代风采、彰显津沽文化价值的国家级标志性工程。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加紧推进,大运河现有的旅游资源也在同步释放。天津打造以“天子渡口、河海津韵”为主题的运河文化旅游名片,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产品,围绕古文化街码头、大悲院码头、杨柳青古镇码头,加快完成停车场、驿站等配套设施。加强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统筹推动北运河旅游通水通航,加快推进北运河津冀段连通。连点成线,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2500多年,一条大运河,穿越山岭,跨过河海,赋予了沿线城市共同的文化基因。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天津的运河故事也将再谱新篇,让千年文脉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