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万亩鱼塘水波荡漾,河滩地上泛黄的芦苇和赤红的盐地碱蓬交错生长,白鹭、野鸭、骨顶鸡、黑翅长脚鹬等鸟类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浅滩觅食。水清、岸绿、鸟飞的北大港湿地,成为滨海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新区持续推进北大港湿地保护,通过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补水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修复湿地生态。随着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过境候鸟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部分过境候鸟更是在此繁衍,成为“留鸟”。

  生态修复不断升级

  走进北大港湿地,深红的碱蓬草和金黄的芦苇丛首先映入记者眼帘。“原来这片都是荒地,现在湿地内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几年新栽植的。”在北大港湿地独流减河试验区河滩地附近,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宝年指着成片的盐地碱蓬告诉记者,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湿地部分区域土壤盐碱化程度高,几乎寸草不生。我们几经试验,最终利用芦苇、盐地碱蓬等本土植物恢复湿地1680亩。”孙宝年介绍说。

  据了解,北大港湿地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治理外来有害生物互花米草,开展芦苇复壮,清理水草,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觅食环境。

  在推进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中,新区全面改善水生态环境,建立多水源组合补水机制,实施引滦入库和引海河水入湿地工程,全面改善北大港水库水生态环境。2017年以来,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累计完成生态补水5.35亿立方米。有水湿地面积已由2017年的140平方公里增长到目前的240平方公里,有水湿地保有率达到69%。实施补水机制后,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和物种多样性得到有力保障。

  在推进湿地补水机制、加大湿地植被恢复的同时,北大港湿地还全面退出生产经营活动,实施五退工程,并实施北大港水库核心环境综合治理。核心区变成“无人区”,北大港生态环境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同时,湿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推进政府+民间保护机制建设,引导志愿者团体、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有序参与保护工作。

  如今,湿地生态修复成效日益显现,数据成为最好的证明。截止到目前,北大港湿地内监测到的鸟类超过279种,包括东方白鹳、白鹤、青头潜鸭、丹顶鹤、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火烈鸟等多种珍稀鸟类。“那些高杆子上搭建的人工鸟巢,让无法及时迁徙的鸟儿们有家可归。”孙宝年介绍说,近年来珍稀濒危野生鸟类——东方白鹳在北大港湿地筑巢繁殖的数量实现新突破。据统计,东方白鹳连续多年在北大港湿地筑巢,繁殖幼鸟28只。仅今年以来,已经观测到16对东方白鹳在湿地内安家。

  全力护航候鸟迁徙

  根据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的公告,北大港湿地等被核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64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北大港湿地区域是世界八大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重要驿站,每年春秋季都有大批候鸟迁徙至此。正在湿地巡护的北大港湿地管理中心野保科负责人孙洪义表示,10月中旬开始大批候鸟就将飞抵湿地。预计,到11月中下旬将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期,根据往年监测数据,过境候鸟有望达到40万只以上。

  为了更好地加强野生鸟类保护,目前北大港湿地组建24小时巡护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施人防+技防的保护机制,并计划近期投放鱼苗和玉米,为过境候鸟建立科学补给机制。

  下一步,北大港湿地还将全面落实“1+4”总体规划,重点推进湿地保护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水系连通、水生态环境改善、科研监测与科普宣教等工程,并加快推动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将北大港湿地打造成国内知名生态品牌和国际绿色名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北大港湿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