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绍祥 战旗 报道

  新区海水淡化产业“五个一”布局

  ■ “一中心”,即探索建设海水淡化试验场,建立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 “一基地”,即将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产业引领能力的示范样板工程

  ■ “一区”,即将海水淡化作为临港支柱产业,大力支持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产业环境

  ■ “一联盟”,即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由海淡所牵头推动联盟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个多领域加强合作,创出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权威报告等品牌,引领行业风向

  ■ “一系列政策”,即通过落实“人才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人才第一时间享受政策待遇

  8月2日上午,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成立。在签约环节共进行了两批次签约,其中第一批次进行了天津市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协议和10万吨/日海水淡化实验厂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第二批次则签订了海水淡化项目合作协议、海上平台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10万吨/年颗粒精品活性炭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及海工装备基金战略合作协议。

  保税区五举措助力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保税区推进临港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保税区临港高新产业发展局局长高业辉介绍,海水淡化是一项战略工程,也是朝阳产业,保税区将全力构建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全国海水淡化技术交易中心和北方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高地。

  未来,保税区在海水淡化方面将主要实施好五方面举措。强化战略谋划。积极构建自主可持续的海水淡化产业链,依托海淡所核心科研平台,加快申报建设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强化招商引资。打造海洋产业发展生态圈,坚持产业链、生态圈招商理念,重点围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生物科技、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服务业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强链延链补链。强化政策引领。出台海洋产业支持政策,对海水淡化等海洋经济新落户项目给予一定的企业发展金支持。强化场景应用。规模化发展海水淡化供水产业,探索发展海水淡化工业规模化供水应用。强化项目建设。扎实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简化海水淡化项目审批,重点推动解决海域使用权办理等难点问题,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新区抓好“五个一”布局

  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滨海新区将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产业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规划,着力抓好“五个一”布局:“一中心”,即探索建设海水淡化试验场,建立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一基地”,即将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产业引领能力的示范样板工程。“一区”,即将海水淡化作为临港支柱产业,大力支持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产业环境。“一联盟”,即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由海淡所牵头推动联盟成员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创出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权威报告等品牌,引领行业风向。“一系列政策”,即通过落实“人才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人才第一时间享受政策待遇。

  此外,滨海新区着力加快“三链”融合:建设创新链,加强天大、南大、工大、科大学科建设、课题合作和人才培养,强化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建设金融链,依托滨海产业基金,在保税区成立海工装备子基金,重点引育海工装备和海水淡化龙头企业,拓展海水综合利用企业融资渠道;建设产业链,聚焦自主可控海水淡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

  同时,为做大做强海水淡化产业,滨海新区还将打好服务“组合拳”。充分发挥海水淡化产业链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对接国家资源、优化平台服务、引育龙头企业,形成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研究协调降低海水淡化电力成本政策,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放滨海新区全境作为海水淡化水应用范围,制定工业领域优先应用淡化海水工作计划,扩大海水淡化水市政供水份额,为海水淡化技术试验、装备性能试验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形成规模效应。

  未来,滨海新区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做足优势、挖掘潜力,在海洋资源利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上打开新局面、再创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