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潮的来临,外省市人员陆续返津,在疫情防控隔离之下,社区社工、物业人员与隔离居民家庭有怎样的故事?2月17日,记者走访部分社区,探探情况。

  泰达街雅园社区:

  社工代买药品 隔离户多发红包

  隔离病毒不隔爱。面对疫情,从外地返津的居家隔离人员更深入地认识了他们身边的社工、物业人员和热心邻居,正是这些人让他们在特殊时期得到了温暖与关怀。

  在泰达街雅园社区,有一户目前已经解除了隔离的家庭就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他们来自湖北,家中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需要定期服药,然而在隔离期间却发现药不够了。眼看着转天就没药了,家人着了急。

  雅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志伟主动承担了取药的任务。他跑到指定医院帮老人取好了药,随后又送到了该户居民家门口,将药放好之后打电话给居民,让他们开门将药拿进了屋里。居民对此很感动,通过微信给王志伟多转了除医药费以外的交通费,但王志伟婉言退回了。“服务居民是我们社工的义务,这钱怎么能要!”他告诉记者,帮居家隔离人员购买体温计、生活用品的例子还有很多,事情看似小,却让大家在特殊时期感受到了温暖。

  此外,在泰达街盛清社区,社工们也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了无限关怀。记者了解到,盛和园小区门口有超市和药店,小区居民们都有这些店铺的微信。居家隔离人员无法外出购买,在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就通过微信付账买药、买菜、买水。社工们得知后,就帮忙把居民购买的东西一一送到了家里。(记者 许卉)

  汉沽街中阳里社区:

  暖气坏了,网格员买来电暖气

  “铃…铃…铃”刺耳的电话声惊醒了刚刚入睡的付岑。“我是小冯,家里没有吃的了,你帮我买点儿,等会儿我把清单给你,谢谢! ”

  看看手机,早上9:00,在卡口值守了一夜,刚刚才入睡一个小时的付岑,跑到卫生间捧起冷水拍拍脸,忍住疲劳和困意,赶紧出门,他得争取在10:00之前把菜买好,不能影响居民做饭。

  付岑是汉沽街中阳里的社工,小冯是他网格内的居民,从澳大利亚回来还在隔离期,像小冯这样仍在隔离期的人员有10户居民,如今9户已经解除了隔离。防疫期间,在每天如常的执勤工作外,他还要负责为网格内仍在隔离期的住户服务。

  “小冯他们家暖气漏水了,还在隔离期,供热维修不能入户,暂时给关停了。”一天早晨的碰头会上,付岑向中阳里党委书记郑海荣汇报。

  “不能让小冯冻着,付岑,你赶紧去买一个电暖气,给他送去,让他先用着,告诉他,坚持坚持,等出了隔离期,修了暖气就好了。”郑海荣当机立断,抓紧安排。

  汉沽街各个社区在隔离观察工作中,采取了“1名社区干部+N名党员志愿者”的方式,对外地返津人员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在物资上确保供应,为其居家观察提供便利,安抚了他们的焦躁情绪,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记者 刘芸 摄影报道)

  新河街道震新社区:

  隔离户买药有了“绿色通道”

  做好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帮他们排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一直是新河街道防疫工作的重点。

  “洋白菜2个、西葫芦4个、长筒白菜1个……”

  “好的。”

  “帮我取一下丰巢里的快件,昨天到的,谢谢了。”

  “好的,没事儿。”

  “我需要买阿利沙坦酯片两盒,家里只剩一颗了,麻烦了……”

  面对隔离户的各种生活要求,新河街道震新社区的网格员孟令玥在自己的备忘录上一一记下。“其他的都好说,跑几趟腿买回来就好了,可开药有点麻烦了。”孟令玥有点犯难,她知道这是隔离户家里老人每天要服用的降压药,可耽误不得。

  孟令玥拿着老人的医保卡,一路小跑地跑回了居委会,跟社区书记王茜说明了这个情况,大家一起想办法。“我当时就想,这药肯定是要帮居民买到的,但我们社工来往医院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每天还要在岗位上接触大量的居民群众,这样实在不安全,必须要想个更妥善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王茜说。

  王茜又将这一情况上报给社区包保领导新河街道工委副书记刘芳,刘书记立刻拨打了辖区的人大代表滨海新区中医医院院长哈永琴的电话,说明了目前的情况。哈院长当即同意为隔离居民开启一条“绿色通道”,并主动指导社区如何购药,以最快的时间和最低的风险挂号取药。

  孟令玥拿着买到的药和蔬果,还像以往一样,包装好挂在隔离户家门把手上。“您要的东西,我都给你放好了,一会儿你打开门就能拿到了。”孟令玥如释重负。

  在新河街道的各社区内,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都有自己对应的隔离居民,他们之间都建立着“一对一”的微信联系。每日除了向这些居民推送防疫知识、小提示,让居民在家中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官方消息外,隔离居民每日还要向网格员报告体温, 表达生活需求,及时跟网格员保持着联系。“我们社区目前有30多户隔离户,由7名工作人员对应负责。包括防疫宣传,日常沟通和最重要的生活保障,尽量地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隔离。”王茜介绍说。(记者 马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