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开始,天津英语高考开始执行两考政策,即第一次考试在三月进行,包括第一次笔试部分和听力部分,第二次笔试在六月进行,取两次考试的最高分作为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两次的考试给考生增加了获取更高分数的机会,但同时两次考试也带给考生新的问题,例如怎么面对两考?什么时候开始进入高考的总复习?同时,如何在备考的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项复习?这些问题处理得是否得当也决定着考生是否能在两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下面,本文将从宏观的备考战略和具体的备考策略两方面给考生们一些建议。

  一、放眼全局,运筹帷幄。

  首先,三月份的第一次考试意味着高考英语的前移,因此在复习战略上应将英语的总复习提前,需提前进入英语的高考复习节奏,否则三月份的考试很可能就会造成“重在参与”的结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也会给第二次高考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根据前两年学生的感受和实际分数看(2017年两考中第一次考试难度相对更大,而2018年两考中第二次难度相对更大),所以,将第一次考试作为练兵的策略是不明智的,应该尽可能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这样如果第一考成绩相对理想,那么在后续的备考中可以给其他科目更多的关注度和时间分配,即使第一考成绩不理想,还有第二次冲刺的机会,同时,在第一次备考中也已经给第二次考试打下了相对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英语考试和其他科目考试复习时间的分配也会影响到考生最终的高考总成绩。因此,如何在高三一年中,尤其是两次考试前做好整体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第一次英语高考在三月,而一模考试也在三月,而学生在刚刚结束寒假后就要面对两个重要考试,往往在时间上分配不好,所以,建议考生们充分利用好期末前和寒假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复习,如将高考词汇手册进行系统的梳理,定期进行套题训练、听力的精听泛听训练,攻克阅读中的长难句等,争取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在这段时间有一个质的提高,从而在三月份的英语高考中占得先机,同时也能在一模备考前更加合理地安排整体学习。

  二、聚焦细节,齐抓共赢。

  1。反思原有错误,取得应得分数。

  奥维德曾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习惯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一些错误的固定的思维和原有知识也会让考生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基于此,建议考生们利用寒假对高三上学期做过的单选题进行梳理,分出类别,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除了我们重视的单选题之外,对于做过的阅读题和完形填空题也要进行反思,例如有意识地总结并积累完形填空中的常用搭配和词语的用法,对阅读中常错的题目类型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发现问题所在,如细节题要重视定位,以及定位后的句子理解和同义词转换。而对于主旨的把握也尤为关键,同学们要关注首、尾段及文中的高频核心词,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在做阅读题中同学们应放大错误选项中的小细节,因为做阅读题时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

  2。筑牢词汇基础,收获意外惊喜。

  高考临近,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词汇的巩固要做到目标明确,精准落实。

  词汇的记忆过程就是和遗忘斗争的过程。不要害怕遗忘,要尽量做到小步快跑,立刻复习,如一次背诵50个单词,可以选择在背诵完25个后进行复习,然后在背诵完50个后再次复习,这样就能不断激活已学知识,并促进这些知识从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

  寒假中,同学们可以翻看自己背过的2018年天津卷英语词汇手册,做好每天的背诵和复习计划,重点背诵之前做过标记的难词和未掌握的词汇和用法,尤其要注意熟词的生义的掌握。其次,同学们可以集中背诵核心词汇,因为这些词汇都是常考、常见的词汇。这些词汇的掌握会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3。精进作文、听力,迈向期待的成功。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高三的集中训练,同学们的作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一些好词、好句的运用仍能在作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可以重点看一看近些年天津卷及其他相关应用文范文中的好句,分应用文类型和话题进行梳理,如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话题语句分成建议信、通知、申请信等类型进行总结,这样在写特定类型及话题作文时能够有效地提取,并保证语句的适切性。

  同时,由于三月的英语高考的听力成绩即是最终高考的听力成绩,因此要利用三月考前尤其是寒假的时间做好听力的备考工作,采取精听泛听相结合的策略,提升听力的水平,争取取得理想成绩。(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