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们认识了四合院,感受了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同学们想象一下,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院落呢?”下午3点半,高新区第一学校的地理老师孟宪婷正在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讲解中国特色住宅,并让孩子们自己画出来。孟宪婷告诉记者:“这是我今年新开设的校本课程叫‘民族文化’,主要介绍中华民族的礼仪、饮食、衣着、住宅、语言、风俗等,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民族。”从去年9月加入高新区第一学校以来,孟宪婷已经承担了地质岩石、旅游地理、民族文化三门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高新区第一学校位于天津未来科技城,作为经济功能区的学校,第一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明确了“既要教书育人,也要服务企业”的职责和使命。为破解“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难题,第一学校推出了下午3点半或5点半的弹性放学时间。课后的时间如何利用?高新区第一学校立足于学生发展和企业需求,通过研发大量校本课程,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与服务驻区企业职工之间找到了结合点。

  高新区第一学校校长张延江介绍说:“我们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和‘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鼓励老师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结合家长的需求,设计了校本课程。”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要求老师们备课、写教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质量,并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经过一年半的实践,高新区第一学校已经探索出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和完善的课后服务机制,既解决了家长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又让学生的课后生活丰富多彩,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围绕“老师会教的,孩子想学的”,高新区第一学校目前共开设了25门校本课程,如有趣的心理游戏、认识自然中的生物、英语趣配音、趣味种植、辩论赛、乒乓球、音乐与舞蹈、扎染等,内容涵盖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要求老师们备课、写教案,定期进行教学研讨,校本课程的质量不断提高。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冉云最初选择上校本课程时,也曾经犹豫过。她说:“我就担心孩子放学在学校的这段时间要是瞎玩儿了,还不如早点儿回家写作业,或者报个特长班,能多学点儿东西。”但是孩子的变化给她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丰富的校本课程让孩子每天都很兴奋,回家以后给我们讲今天学到了什么。比如上了烘焙课以后,就说要给妈妈做点心吃。”

  冉云的顾虑也是很多家长的顾虑,所以,高新区第一学校建校之初推出弹性放学时间时,一部分家长选择了下午3点半放学。然而,一个月之后,所有家长们都选择了下午5点半放学。因为这里课后丰富的校本课程和老师们的用心,让家长们觉得比课外特长班收获更多。冉云告诉记者,“这里校本课程的设置,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老师们用心设计的。比如阅读,不是让孩子们自己去看书,而是‘小手拉大手’,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读书,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王雪丁是高新区第一学校初一二班的学生,这个学期他依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两个校本课程──定向越野和合唱。王雪丁告诉记者,“以前放学回到家就是写作业、看电视。通过一个学期的合唱课,我不仅学会了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并且敢于开口表达自己,还担任了班级的节目主持人,整个人都比过去自信、开朗了。”

  高新区第一学校在校本课程上的持续实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与学的过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目前,学校正在与培训机构洽谈合作,将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