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一位高龄病危患者被送入急救室,医院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对症下药。精心治疗下,患者逐渐好转。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的医护人员将这位86岁的老人从死神手中又拉了回来。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医院。

  10月16日凌晨四点,王文蒨老人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由于夜间打车困难,家人急忙用轮椅将她推到了离家最近的天津市四中心医院急诊室。“先别搬动老人,容易发生危险,就这样检测吧。”急诊医生果断判定患者不宜大幅度移动。检测结果出来了,血压200mmhg、心律失常、心房纤颤、低血糖。“需要紧急送入病房。”急诊医生随即与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取得了联系,开启急症绿色通道,两个科室配合下,医生一路小跑推着王文蒨老人迅速住院。

  根据现有数据,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何峰确诊患者为心力衰竭,立即针对病症开展有效的抢救。王文蒨老人的女儿吴樾全程陪伴在侧。“医生护士就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来观察患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指数变化。”吴樾说。

  抢救持续了一天的时间,医护人员凭借着高超的医术,使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下来,吴樾的心也渐渐踏实了。直到这时,距离母亲入院已经两日,吴樾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办理入院手续,没有缴过一分钱。

  “抢救期间,没有任何人催促过我,甚至都没有提醒过我要去缴费。”吴樾说起这些,言语中流露着满满的赞叹。

  “我母亲有200斤左右,很胖,胳膊也很粗。正常血压仪的袖带根本不够长,勉强系上的话,充气的时候就非常紧,老人胳膊很疼,可是如果不系上的话,测量数据又不准确。”吴樾说,“何峰主任看到这种情况,立刻让护士长宋燕华与医院设备科联系,把查体用的血压计台到了老太太的床前。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病情平稳后,王文蒨老人可以有一些进食了。吴樾还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有位主任正在巡视,他看到老人正在躺着进食,马上就让护士将床摇起来一些,并叮嘱护士“有一些角度会利于顺利进食。一会儿患者躺下的时候一定要缓慢,防治病人因体位过快改变而出现头晕。”

  王文蒨老人由于过胖,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每隔一个小时就过来查看一下,最多两个小时就帮忙翻身一次,并且对受压部分进行按摩。防止身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而出现褥疮。

  这一桩桩小事吴樾至今仍然记在心里,让她对医护人员的医术和医德都有了深刻感受。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每天都像亲人般的轻声慢语,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倍感舒适。入院六天后,王文蒨老人的病情已经相对稳定,胸闷憋气的症状都有了明显改观,精神面貌也非常好。医生准许老人出院了。

  “出院的时候,医院开了很多后续治疗药物。他们怕我记不清楚,反反复复叮嘱了我很多遍。主管医生交代我一次,护士长又和叮嘱一次,当班的护士把药品拿来后,又一样一样和我说了一遍,并且那笔在药盒上都注明了每天每次的服用计量以及如何根据病情变化增减药量。”吴樾回忆道。

  医护人员不仅救回了自己的母亲,整个住院过程也让吴樾感到像是家人陪伴在身边一样。患者出院后,吴樾给医院送来了一封感谢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当记者采访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何峰和护士长宋燕华时,他们却都表示:“这不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吗?”

  何峰说:“对于患者,我们始终保持尊重和敬重。我们尊重每一位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把头抬起来与患者和家属有眼神的交流,而不是始终低头记录,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给予医生更大的信任。同时,医护人员敬重每一条生命,对我们来讲,无论患者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我们都会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说到王文蒨老人一家对医院的感谢,何峰主任表示:“治疗不是医护单方面的工作,一定会有家属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还会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但家属用宽容的心态来接纳我们的工作,双方就创造了良好的医护环境,患者心情舒畅,治疗效果也会更好。”何峰再三强调,他们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心血管内科三病区的医护人员只是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的一个缩影,是全体医护工作者的典型代表。今年年初,天津市卫计委开展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改进医疗服务”百日行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就医问题,医院服务流程明显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提高。优化诊疗流程;加快智慧医院建设;畅通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成功率等具体举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百日行动’不能是一项阶段性任务,是需要我们常抓不懈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院长田凤石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完善患者就医流程,完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责任感更强了。这封感谢信是对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鞭策和鼓励,我们要把‘百日行动’长期固化下去,把临床工作做好,保障医疗安全,践行医护人员的职责。”(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