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体育事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举行,为天津体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全运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广阔和便捷的健身平台。市体育局将创新发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和重点推进“一区一品”的群众传统示范体育活动和赛事。目前,全市各区都已经确定了各自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并开始全面推进实施。我们将全面介绍各区的特色项目和发展实施情况。

  ■ 滨海新区

  特色项目:健身秧歌

  滨海新区把创建品牌健身项目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组织培训、评比表彰、举办活动、政策扶持等方式,着力打造深受百姓喜爱、适合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项目,使滨海新区参加体育健身的群众日益增加,进一步推进了滨海新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健身秧歌已成为滨海新区群众健身品牌项目。

  近年来,滨海新区政府十分重视创建“一区一品”健身品牌项目工作,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为保障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培训、评比表彰、举办活动和参加比赛。

  健身秧歌深受新区健身爱好者喜爱,有近百支秧歌队伍分布在滨海新区的各个社区和功能区。新区教体委把健身秧歌作为品牌项目进行推广,聘请专业人员组织创编了多套适合不同人群习练的健身秧歌。

  滨海新区定期举办健身秧歌培训活动。2016年,共举办五期健身秧歌培训班,培训健身秧歌骨干700余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了全国第五套和第六套健身秧歌,并推广了滨海新区原创健身秧歌——《秧歌情》《玫瑰飘香》和《看秧歌》,参加人数达20000余人。每天晨晚练时间有上百支秧歌队伍活跃在各街镇的健身广场和大街小巷,积极推进了“一区一品”活动的开展。

  2017年滨海新区还将举办4至5期健身秧歌培训班,还将成立滨海新区健身秧歌推广委员会,从而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此外,滨海新区还计划承办全市、全国健身秧歌大赛,并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和交流活动,努力创建全国“健身秧歌之乡”。

  ■ 红桥区

  特色项目:武术

  红桥区是本市老城区,承载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漕运码头文化促进了红桥地界各种文化的发展。运河两岸习武之风蔚然,诞生了一代宗师霍元甲、回民重刀代表人物曹金藻,被天津武术界称为“回汉双侠”。

  一百多年前,中华武士会在红桥区河北大街成立,全国武林高手们云集在此。后来涌现了著名八极拳大师吴秀峰等,红桥区武术拳种之多居天津市各区之首。有史以来红桥人爱武术、习武之人众多,西沽公园一直是武术操练的大本营。

  多年来,红桥区政府对武术项目支持力度大,近年专项资金投入逐渐增加,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投入专项经费近50万元,用于红桥武术节活动和全国武术之乡大赛。区体育局借助武术在红桥的历史底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打造一年一度的“武术节”品牌项目。

  区体育局十分重视红桥武术工作的管理、指导工作,于2014年成立了红桥区武术协会。该协会被天津市武术协会评为优秀段位考评点和突出贡献协会。在多个部门的协调下,红桥区广泛开展“武术进校园”工作。区体育局配合红桥武协开展了太极拳培训、三级武术裁判员培训和青少年武术培训活动。

  红桥区现有武术晨晚练站点40多个2千余人,区武协对各站点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并且习武的人群和站点总数还在继续增加。自2005年以来,连续12年组队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比赛,2016年取得5金4银6铜的优异成绩,实为难能可贵,为天津市、为红桥区争得了荣誉。

  红桥区在今后将继续发展红桥武术文化,努力打造每年的红桥武术节品牌,使之做大做强。

  ■ 和平区

  特色项目:风雷大鼓

  和平区小白楼街“都市风雷”大鼓队已组建十年。十年来,全体队员经历了磨炼,见证了辉煌。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鼓文化精神。那震撼的美妙之声,每一曲都敲响了人们喜悦的心情,敲响了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敲响了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永不言败的民族之魂。

  目前大鼓队有队员83名,其中:党员23名,教师5名,厂级领导7名,都是社区退休人员,平均年龄65岁。都市风雷大鼓队,像一个大家庭,产生了巨大凝聚力。

  几年来,成员人数由36人逐步扩大为83人。有的队员即使拆迁搬家,路途很远,都会努力克服困难不掉队,准时参加训练和演出。而大鼓队的队员,虽然没有一分钱报酬,但是无价的人间大爱却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大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全体队员已掌握了包括鼓风、鼓韵、鼓篆、鼓字等在内的20多首曲目,先后参加260多场文艺演出,并参加了天津市“一区一品”优秀健身操舞交流展示活动,所到之处受到好评。

  在天津市举办的鼓舞大赛中,都市风雷大鼓队荣获两届“津门鼓王”称号,五次荣获市级优秀团队奖。鼓队带头人——盛茂行队长,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平区文化团队领军人物、天津市(十佳)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天津市基层文化优秀带头人等称号。全体队员辛勤的付出和努力,为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现在的都市风雷大鼓队,无论是运动水平,还是组织纪律、表演阵容都是全市一流,已成为和平区一个响亮的群众运动品牌。全体队员有信心和决心,一定将大鼓队越办越好,为美丽天津奉献力量,让和谐、美妙、震撼的鼓曲敲响津门。

  ■ 河西区

  特色项目:龙狮

  河西区武术龙狮运动协会直属天津市龙狮运动协会,自2007年成立至今,频繁在各大比赛、活动中亮相,在全市群众体育项目运动人群中颇具影响力,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舞龙舞狮在中国原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民间传统文体活动。经过两千余年的演变发展,其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舞龙有火龙、草龙、布龙、纸龙、筐龙、灯龙、人龙、竹叶龙、荷花龙,等等。舞狮有南狮与北狮之分,具有欢快诱人的魅力。舞龙舞狮运动是将个人融入团队中的竞技体育运动,通过龙狮竞赛活动,能够加快龙狮运动的发展,使世人真正欣赏到它的卓越之处,并领略到中华传统体育运动的精华体现。

  国际龙狮运动总会和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成立后,为适应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龙狮运动的需要,为满足世界各国体育工作者和龙狮爱好运动者的需求,根据近十年来龙狮比赛的经验,编写了《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

  河西区武术龙狮运动协会成立至今,从首届“全民健身”全国龙狮大联动活动开始,已连续十余届,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协会还成功参加了三届天津市龙狮锦标赛、竞技比赛,并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此外,在国际龙狮大赛、全国农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全国龙狮锦标赛、争霸赛、邀请赛等数十场龙狮竞技比赛中均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曾赴欧洲交流表演,赴澳大利亚、东南亚多国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这支队伍为人们传送着欢乐吉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在无数的排练和演出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在国内外有很强的知名度,深受海内外华人的好评。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河西区的龙狮爱好者们将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项民俗运动历代相传、经久不衰,绵延中华灿烂的龙狮文化。

  ■ 河东区

  特色项目:啦啦操

  河东区按照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建设“体育强区”的总体要求,以打造河东区群众体育活动新品牌、争创“全国啦啦操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河东区群众体育事业,着力将啦啦操运动项目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影响力广、参与度高的群众体育活动新品牌,成为“美丽河东”的新标签,成为提升河东区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区体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科室、单位负责同志及天津市啦啦操运动协会、部分体育单项协会负责同志组成的啦啦操运动项目推广三级体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落实相关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制定了河东区啦啦操运动项目三年推广发展计划,确定了2016至2018年三年内啦啦操项目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以12个街道为龙头,以社区健身团队、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操舞爱好者为骨干,在各街道社区全面推广广场啦啦操规定套路,让河东区老百姓全面参与到广场啦啦操项目中来,将独具特色的广场啦啦操项目打造成为“河东模式”,力争在全国啦啦操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推广。

  每年举办两次广场啦啦操普及和骨干人群提高培训,并每年开展“国家二级广场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专业培训活动,开展区级广场啦啦操项目展示赛、交流赛,让广场啦啦操项目在街道社区扎扎实实开展、普及起来。

  从确定项目发展方向以来,区体育局创建了河东区啦啦操俱乐部,并被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命名为全国第一批、本市第一家五星级啦啦操俱乐部。2016年12月,河东区被全国啦啦操委员会授予“全国啦啦操试验区”称号。

  未来计划用一至两年的时间,将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河东区的校园、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站点和广场进行全面推广与普及,广泛培养骨干力量,运用行政组织和社会化组织相结合的方法带动啦啦操运动项目向体育产业、体育消费方向发展,将河东区建设成国家级第六个、本市唯一一个“全国啦啦操示范区”。

  ■ 南开区

  特色项目:花毽、广场舞、空竹、轮滑、民族舞、腰鼓等

  南开区于2016年9月成立了南开公园体育协会,区体育局以三级群众体育活动网络为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协会组织作用,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以花毽、空竹、广场舞、健身毽、轮滑、太极功夫扇、太极拳等健身队伍为群众基础,充分展现南开区群众体育的生机盎然与活力。

  南开区群众体育发展走在全市前沿,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同时,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南开区体育局着眼于开展具有民间特色的体育运动,主动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于1985年支持并帮助南开公园花毽俱乐部成立,并在2016年帮助队伍加入南开公园体育协会。

  作为本市最早的花毽俱乐部,由最初的50多名队员的队伍已发展到了如今的200多人,南开体育局在这支队伍中培养了多名一、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十佳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1名。近三年来,该俱乐部连续荣获市级先进集体、星级辅导站、绿色健身站等光荣称号。

  在南开体育局的政策支持下,这支队伍多次派出运动员及裁判员参加全市(“体彩杯”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农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花毽比赛,与其他省市进行花毽技术交流与切磋,还曾派出6名优秀队员参与《天脚》电视剧的拍摄。

  南开区体育局将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群众需要推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协助行业体协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

  ■ 河北区

  特色项目:健身操(舞)

  河北区体育局紧紧抓住天津市承办2017年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大好契机,深入开展“全民全运·全运惠民”工程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体育局群众体育打造“一区一品”的工作计划,针对群众体育便于普及和推广的特点,重点打造健身操(舞)特色群众体育运动项目。

  河北区自2003年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以来,由其中的健美操协会负责区健身舞的推广工作,带领广大健身人群进行早晚健身训练。健身操舞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多年来在河北区老年体育协会的指导下,积极组织队伍参加天津市健美操协会、健美协会、老促会等社会团体,全区健身操锻炼队伍有70多支,人数近3000余人,参与者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健身锻炼,广泛活跃在健身站点、公园、社区活动站等场所,为推动本区群众体育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区体育局与全区十个街及各街道所属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共同打造各街及各行业健身操体育品牌,充分发挥各健身协会的功能,抓好健身人群和健身站点进行全面推广与普及,共同打造本区区域特色的健身队。每年利用春节、全民健身日及各种时机开展不同类型的比赛及参与活动,提供广阔的健身平台。

  2013年河北区选送的《中国梦》《雨中花》《中国范儿》《花鼓灯》四个原创广场健身操舞均荣获2013年全国原创广场健身操舞三等奖。2017年,又组织了30多支队伍参加了京津冀首届一品堂中老年才艺大奖赛,荣获了4个优秀奖。8月份区体育局与河北区浦发银行支行共同举办了首届天津“浦发杯”广场舞河北区选拔赛,选出最优秀的健身队伍参加首届天津“浦发杯”广场舞总决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更好打造区域品牌特点,河北区将以天津市承办2017年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抓好河北区健身操的推广工作,积极参加全市各类培训,不断提升健身操舞水平,分季节、分时段开展健身操舞培训工作,抓好展示和比赛,为推广健身操舞提供平台。

  ■ 东丽区

  特色项目:武术

  在东丽区,武术项目深受群众喜爱。东丽自古就是习武者的集结地,发展出众多流派。如今的东丽武术更是深入各行各业、不同人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目前,仅在东丽武协登记的就有八卦掌、曦阳掌、形意拳、八极拳、无极拳、通臂拳、迷踪拳、少林拳、太祖拳、六合拳、查拳、意拳、太极拳等近20个拳种。共有58个武术晨晚练点,参加活动人数近3000人。上有少林六合传人百岁老人程殿云先生,下有幼儿园3岁儿童,群众习武热潮日益高涨。

  东丽区组建了武术队,肩负着“赛时能拿金牌,平时能带动群众习武”使命。东丽区青少年武术训练基地在东丽少年宫建成,秉承“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为本”的宗旨,培养青少年武术人才,培训中小学武术师资队伍。目前,东丽区正组织编撰首部《东丽武术志》。已组织了《东丽武术志》编纂人员培训,召开了《东丽武术志》中期纂写工作交流会。

  东丽区将创建全国武术之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将武术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款50万元作为武术之乡专项经费。区体育局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将发展武术运动列入工作重点,对武术工作进行重点管理、指导。在东丽区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团尽责、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2015年成功迈进全国武术之乡行列。

  东丽区的“武术六进”工作已全面展开,并且先后承办了“天津市武术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培训班”“第二期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骨干培训班”。承办了“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剑)交流赛天津选拔赛”“天津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

  东丽区武术协会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设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及理事等职务,下设武术文化办公室、赛事办公室、“六进”办公室、武术队。武协在街道设有6个分会,成立了12个单项拳种研究会。形成了以武术协会为龙头,以分会、研究会为纽带,以活动站点为基础,覆盖全区的武术活动网络体系。

  东丽武协被天津市武协评为“突出贡献协会”,是天津市首批三个初级段位考试点之一,受天津武协委托,负责全市中级段位考试点工作。在今后的武术项目发展中,东丽区将继续加强武术骨干队伍建设,注重培养武术骨干力量,表彰武术先进,打造群体氛围。发挥武术网点作用,总结推广优秀武术网点经验,科学布局习武网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