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成消费者曾被银行理财忽悠

  中消协日前发布调查数据称,购买理财产品时,超过三成的消费者都有过被银行误导的经历,而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提示。调查显示,多数银行销售人员避重就轻,只谈收益不讲风险,宣称“我们这款产品能保本,收益高,以前的产品都实现了高收益,产品收益高、额度有限,要买就快点”,而实际上连产品的很多基本信息都没告诉消费者。

银行理财产品五大忽悠

一、不是理财是推销

“银行提供的不是理财服务,而是推销,怎么好卖怎么说”,不论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银行印刷的宣传单,都会突出强调预期收益,而风险提示往往忽略。

二、产品说明书不通俗

银行理财产品条款通俗化不够,一看到合同条款基本就傻眼,正因如此,才让消费者对客户经理过分依赖,一旦客户经理有意误导就很容易上套。

三、客户经理水平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差

客户经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解释不清楚产品原理,在客户对产品提出质疑时竟无法回答。如果客户经理自己都不明白产品原理,在销售时很容易发生误导。

四、运作信息欠公开透明

首先,产品信息不透明,通常只有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或者宣传折页,到签合同的时候才能看到完整的产品说明书;其次,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不透明,具体怎么操作收益怎么计算都不方便查找。

五、理财产品收益不理想

多名投资者反映他们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0甚至为负数,对银行理财水平进行了质疑。甚至有网友怀疑银行为了“骗钱”推一些根本不可能有收益的产品,并可能存在篡改理财产品收益的情况。

专家支招四大陷阱

陷阱一:狐假虎威 预期收益代替实际收益

随着利率的不断攀升,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统计显示,上千款理财产品中,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专家支招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风险类型,弄清银行承诺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俗话说得好:“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不如选择能实实在在使自己获得收益的投资品。

陷阱二:指鹿为马 保险产品变身理财产品

刚退休的李女士到银行取出已到期的20万元定存,银行理财柜台的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三年期“理财产品”,比定存划算得多。半年后,李女士急需用钱,希望将钱尽快退回,却被告知自己当时购买的是保险产品,如果当年退保,只能拿到30%至40%左右的本金。

专家支招

投资者要仔细查看产品认购书。保险类理财产品与定存、理财产品有本质区别,它主要着重的是保障性,而非收益性,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保险产品在退保时,本金受损较大。

陷阱三:渔翁得利 “霸王条款”赚取超额利润

艾女士投资15万元,购买了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后来发现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到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3.55%,收益超过3.55%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艾女士认为,浮动收益的产品无论产生多少负收益,都要由她自己来承担;若产生超额收益,却要归银行所有,这样的条款相当不合理。

专家支招

银行利用这种“霸王条款”,不但赚取了手续费,同时还赚取了超额利润,对于这种“没收”投资者超额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尽量不要购买。

陷阱四:暗渡陈仓 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

王先生去年用信用卡刷卡购买了1.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当时销售人员告诉他,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还不收利息。他随后就向银行申请了信用卡分期付款。“当我接到对账单时却傻了眼,账单上明确显示除了当月应还款项1000元以外,还额外扣除手续费72元。”

专家支招

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它实质上是变相的消费贷款。消费者透支消费时,一定要有理财意识,不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而且在选择分期付款时,也要对银行信用卡使用条款进行充分了解,警惕免息背后的“隐性成本”,切莫花了“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