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正式撤销,其办公室即公众熟悉的“全国假日办”也随之撤销。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由分管旅游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担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国务院的28个部门。
在“黄金周”走过15年后,一窝蜂似的“拥堵式休假”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由其所引发的人流过于集中、交通拥堵、景区不堪重负等连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公众“不能承受之重”。带薪休假条例虽然已颁布多年,但对不少人来说仍是“镜中花水中月”,至今仍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黄金周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真正落实公民休假权,让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确定的假期。所以直到今天,仍有大批民众在高声呼唤恢复五一黄金周,或者增设暑期黄金周。
此次调整有业内人士解读为政策从“假日旅游”转向“带薪休假”,但不少消费者担忧“竹篮打水一场空”,黄金周、带薪休假最后都没了,现实中不少上班族仍面临着“无假可休”、“有假不敢休”等问题。
假日办的属性很特殊,它不属于正式的政府工作序列,只是一种松散的工作方式。在没有高一级领导管理的前提下,各组成部门协调工作还得靠领导们“发扬风格”。虽然级别都很吓人,全是司级、部级干部,不过,他们都是来假日办兼职的。不仅如此,放什么假——假日办决定不了,法定节日由人大提案投票决定;定好放假方案,他们也不能发布——必须由国务院通过才能发布。
如何把节假日这些零零散散的“饼干”捏成小长假的“蛋糕”,新组建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样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因此,原来的假日办热衷的“黄金周”似乎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带薪休假”。如能实现,倒是找到了做好节假日这个“蛋糕”的一大块“奶酪”。“带薪休假”虽然能调节和缓解“黄金周”出现的问题,但是这块“奶酪”目前还属于奢侈品。
撤掉假日办,不再旅游、休假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旅游相关决策划归专门组织,也有助于理顺政府职能。说到底,公众休假权,不应成为发展旅游议题的附庸命题,而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制度保障。这需要建立在旅游、休假权属分明的基础上。撤销“全国假日办”只是第一步:也只有在清晰的责任划分下,让“联席会议”和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责,才能让公众休假、旅游发展两不误。
从2010年为中秋国庆连休而安排的“最折腾假期”,到穿插于多个假日节点的“挤掉双休日、拼凑小长假”,再到2014年放假安排中除夕不放假引来的一片吐槽……近年来,“全国假日办”屡次陷入舆论风潮中,或被调侃,或被揶揄,或被口诛笔伐。如今,当“假日办”被撤销的消息传来,网上一片“普大喜奔”之声,很多网友感叹“这个机构终于被撤销了”。
更多网友希望新机构能对明年放假安排有所改善,期待放假安排更加合理,“放假放得科学合理一些,人性化一些!别折腾调休了,老是坑爹,该挪的时候不挪,不该挪的时候乱凑,希望新的机构不要让我们失望啊,看你们的了!”网友“一水阳光-LinLin”说。
劳动者的休假权,不可能寄望于某个机构的撤或建,此前的“假日办”也好,升级后的“国旅办”也罢,其推动和促进作用固然值得期待,但显然载不动公众对休假权的更多期许,相关权益的保障终究还得让依法治理走向前台,依靠法治的规则和力量去落实。
无论是决策机构,协调机构,还是广大民众,都应促成观念更新,兼顾理性和感性,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为实现和谐、便利、个性化的休假方式而努力。排假不易,休假也不易,告别“假日办”后,这假能不能休得更舒坦些,大家还需且行且珍惜。
“假日办”撤销了,假日没有撤也不会销。人们期待,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更高水平上更好地做好国民休闲旅游的保障工作。例如,百姓高度关注的假日旅游质量和体验能否得到提升,长期以来各界热盼的带薪休假制度能否早日落实等。这既是公众对政府职能调整的新期盼,也应是“假日办”升级的根本目的。
在运行14年后,被群众熟知的“假日办”以提格、扩容的方式与公众说再见。虽然“假日办”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仍然存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