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春节前夕,记者蹲点采访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设施,感受着“大国重器”的震撼。上百人的团队即将在项目现场度过他们的第四个春节。

  100米宽、37米高,相当于七层建筑的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设施,历经四年建设,它第一次成规模出现在我们的镜头前,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设施。

  十年来,上天遁地的大型建筑,见证着中国奇迹,跨海大桥、超长隧道、海底管线、大型核电等一批重大工程接连建成。而这些工程结构,能否抗住大地震的破坏,在建设之初就要缩小比例,在地震模拟设施上进行测试。

  2017年,国家发改委广发英雄帖,筹划搭建大型地震模拟平台。天津大学凭借深厚的工科专业功底,在与多家科研机构、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良好的工业基础,加之积淀的研发实力,这个领域的世界之最,在天津开始建设。这个占地6.6万平方米的大国重器,涉及十几道工序、上万种工艺,精度,每一个都要控制在毫米级。

  从去年底,3支团队,开始共同攻克水下振动台的研发。既要密封防水,还要消除水流干扰,相比陆地,更为复杂。

  按照计划,春节后着手进行带水实验,这两天,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安装水振动台。100多名工作人员,24小时倒班,向着春节前完工的目标,全力冲刺。

  现在,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管路系统安装。管路系统,就像“血管”遍布在振动台周围,其中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为设备输送能量,推动支架向不同方向运动,模拟地震波。

  肖其利,管路系统安装负责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接手过世界最大挖泥船、石油井架等重大项目,但这么复杂的工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12公里长的管路,32万个零件,安装严丝合缝,角度一丝不差,每一个大国重器背后,都蕴藏着无数人精微匠心。肖其利带着团队,在现场一扎,就是半年多,每天超过十几个小时,力争春节前完工。

  从2019年建设开始,40多支来自全国的顶尖团队,上万名工作人员,先后奋斗在项目现场,度过一个又一个春节。

  再有两年,项目就要建成投用了,还将有更多的人像他们一样,坚守在未来的每一个春节,迎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