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202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脱贫攻坚之后,下一步该如何搞好乡村振兴?怎样让乡亲们的收入涨起来?

  参加全国两会的天津代表委员提出诸多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左)

  建议设临时摊位 供果农销售应季水果

  受天气、气候等因素影响,苹果、梨、香蕉等普通应季水果不易长期储存,如不能及时销出,果农的收入就难以保证。当前,大多数商超、菜市场都是以年为租赁单位的长期摊位,与应季水果的短期销售需求不吻合;网络销售又往往需要专业的宣传策划团队,这都增加了果农的经营成本。

  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建议,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临时摊位,为果农销售应季水果提供支持。

  一是建议在商业超市里设立若干个临时摊位(扶农助农摊位),供普通果农短期销售应季水果。租赁期限相对宽松,以月或季度为周期支付一定的租金,减轻果农负担。

  二是建议在居住社区、露天广场等地,利用花园、路边等区域,就近设置若干临时摊位,供普通果农销售应季水果。根据场地产权归属关系,可由产权单位适当收取环境治理、清理等费用,实现便民、增收的多方共赢。

  三是建议由农业、商务等部门牵头,采取颁发许可证等方式,认证普通果农的销售资格,将果农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等情况纳入征信系统。简化商品入市手续,给予果农销售应季水果摊位费用补贴,引导农民“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刘昌俊

  建议加强特色农产品保护 让更多农产品打开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纳米技术中心主任刘昌俊关注到,如今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五常大米、赣南脐橙、阳澄湖大闸蟹等。一些特色农产品已经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刘昌俊建议,要加强特色农产品保护,让更多农产品打开市场。

  一是建议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执法保护,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查处力度。

  二是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联动与问责机制,消除地方保护行为。

  三是建议加强特色农产品保护相关的科研攻关,解决农产品保护认定难、取证难的问题。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改进农产品品种、质量,树立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牌,让更多农产品都有好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孙昌隆

  建议补足农村电商发展短板 促进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战中,电商平台激发出数亿消费者的巨大购买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的产销对接。这次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孙昌隆带来了关于补足农村电商发展短板,促进农民增收防止返贫的提案。

  孙昌隆建议,一是补足农产品品牌短板,鼓励各地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消费者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善用媒体,为本地农产品做品牌推介。同时提升党政干部、企业和农民的“触电”意识和水平,为加速农产品上行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补足产“消”对接的市场短板,各地商务部门要主动引导和推动电商平台与有产业基础的贫困地区合作,以市场需求和电商平台的专业能力为基础,通过线上展销会、线上优品馆等方式,消除信息和市场壁垒,推动“小特产”变为“国民消费”,深化农产品的产“消”对接能力。

  三是补足电商人才短板,培养高素质的新农商人才。

  四是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具备物流、仓储、加工、交易一体化综合优势的“农业电商产业园”,并逐渐完善质控等服务功能,提升供应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