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天津两会上,记者从参会的代表和委员那里拿到几个数字,能窥见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令人振奋的“一斑”。信心来自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69亿

  市人大代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劲松说,中芯国际(天津)2022年营业收入预计 69亿元。现在总员工人数超过3500人。

  《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中芯国际大二期项目。在中美的芯片交锋中,中芯国际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工艺制造能力、产能优势及服务配套。2022年8月,中芯国际半年报表明:上半年实现营收37.45亿美元,同比增长53%。

  去年夏天,天津最火的新闻之一是,中芯国际宣布拟在津建设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投资总额为75亿美元。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之一,这不是第一次投资。中芯国际(天津)早在2003年11月成立,注册在西青经济开发区,当时总投资额为26亿美元,主要用于收购摩托罗拉在天津的晶圆厂。

  王劲松说:“2016年10月,我们正式启动天津厂T2和T3的产能扩充项目,其中的T2部分于2021年年底达产,正在推进T3的扩充,今年年底或者明年第一季度建成达产后,总生产能力将达每月18至20万片8英寸晶圆,有望成为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8英寸晶圆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美元。”

  王劲松进一步解释说:“我们要为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贡献‘芯’力量。”要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中芯国际目前在天津布局的是8+12战略,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投资75亿美元,规划建成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绿色能源、工业、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我们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达产达效,努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中芯天津已成为天津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一环,而集成电路是天津扶持打造的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是: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天津正在抓的“十项行动”中,第二项就是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王劲松深感振奋:“我们要立足我市区域优势,用好政策机遇,以产业链为主线,带动天津本地上下游企业发展,吸引一批业界知名企业,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来津设厂,引领形成配套协作紧密、规模效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我市集中电路制造领域的高地优势。”

  “我们积极推进生产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在已经建成的生产线上投入了国内8家厂商的100多台设备,完成了150多项原材料的验证项目并批量使用。” 王劲松认为,通过和国内企业加强合作共赢,争取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共同攻关核心技术领域,拉动京津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作出新贡献。

  1079亿

  1079亿元是TCL中环2022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市人大代表、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沈浩平介绍说,2020年,天津中环电子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TCL科技以超百亿资金成功摘牌,成为企业控股股东。2022年12月中环集团完成了混改,变身TCL中环。2022年,TCL中环逆势发展,净利润71亿元,比2021年增长60%以上,其中,在津经济总量136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80亿元,利润40亿元。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是中国唯一一家做半导体IC集成电路材料和光伏材料的企业,也是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目前市值是1300亿。在新能源光伏材料领域实施“全球领先战略”,综合实力全球第一。其中,区熔产品市场份额达到了全国第一、全球前二的位置,公司多项主要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为保证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基础制造材料奠定了基础。

  “2022至2023期间,我们将持续保持在滨海新区好几个项目的投资,总计投资大约100亿元,预计这些项目在2023年9月都会全部达成,到期规上工业总产值会超过或者接近500亿元。”沈浩平说,展望未来,光伏产业需求持续向好,预计2022至2027期间光伏装机全球还是有符合增长率25%以上的增长速度。

  提到如何进行高质量发展,沈浩平说,坚定推进制造业转型+工业4.0,大幅度领先同行业水平。“实际上我们在滨海新区的工厂里面,我们劳动生产率和人机比例较我们同行业高2倍和7倍。”在津打造的“全球领先、智慧工厂、绿色工厂”已实现劳动生产率提升300%,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了1000万元/年/人。

  预计到“十四五”末,TCL中环新能源光伏产业始终保持综合实力全球第一,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力争进入到全球前四,力争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较2022年增长76%,净利润130亿元,实现效益和上市公司的市值增长。“TCL集团始终看好天津的发展前景,我们坚定在津发展、在津投资和在津建设。”沈浩平对未来充满信心。

  62架

  2022年,空客天津厂共新交付了A320系列和A350飞机62架。

  市人大代表、空中客车(天津)飞机交付中心有限公司交付运营负责人卓妤说:“我们对生产线进行了产能升级,在11月份投产制造A321新机型。”在提升产业配套和本地供应链方面,空客和中航西飞合作的天津厂也实现了首架A321机身装配和机翼交付。同时,2022年空客和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共签订了292架A320系列飞机订单,厦门航空成为空客新客户并购买了40架飞机。“这些成绩都反映了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体量和我们对市场强劲复苏和增长的坚定信心。”说起这些,卓妤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023年,空客天津作为产业龙头,我们在积极提升产量,扩大市场,计划将在今年二季度A320系列飞机组装达到月产6架,同时,空客天津除了中国客户外,我们将新增亚洲和欧洲四家新客户。我们还将积极推进A321系列扩能扩产新项目,加快打造空客亚洲中心。”

  以上三家民营、外资企业都是行业中的翘楚,也是中国和世界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些企业的生机勃勃,彰显天津发展制造业有优势、有基础、有机遇。这些事实是最大的信心。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就是要用好天津制造业的历史传承优势、基础配套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把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

  近年来,即便是在去年疫情反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全市的招商工作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且每年都保持着一定的增长,彰显天津经济的韧性。去年年底召开的天津市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会发布的数据,各区、各部门克服疫情影响,去年前10个月,内资方面,引进项目2537个,实际利用内资3321亿元,增速9.7%。其中,引进制造业项目732个,到位资金665亿元,增速达到15.8%,占全市引资比重超20%;外资方面,实际利用外资57.67亿美元,增速20.02%,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增速达到186.7%。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像这三家,不少企业日子并不好过。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保”市场主体的营商环境。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主席、市总商会会长娄杰在大会发言中说,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资金紧张、订单减少、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等困难,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他认为,要加强涉企业政策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注重制定政策到注重执行政策转变。

  市政协委员、天津众华老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致群说:“招商聚商很重要,育商安商也很重要;因地施策,因时施策,我们更应重视育商安商。”对此,他建议,对育商安商的相关政策要出台。“将政策‘精准滴灌’,即让市场主体将自身追求与国家发展大势、天津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也要让各类市场主体知道工作底线、业务红线,有稳定的预期和安心的环境。”

  “好企业、好投资都很理性,招引到天津的企业至少看中了天津两点:一是天津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基础,二是市场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本土企业的发展是良好营商环境的最直接的佐证,所以‘育商安商筑金巢,招商引凤更容易’,这样的天津不发展都难。”刘致群的这番话会让人不禁想到市委主要领导多次说到的那句话——让近者悦、远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