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积累形成的顽症、痼疾。自2020年4月9日开始,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飞地”基层社会治理属地化工作,解决行政区划与管辖权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清晰、服务不到位、管理有盲区的问题。之后,在市专项工作组的有力推动下,全市上下整体联动,强力推进,打响了“飞地”治理攻坚战。截至目前,本市546处“飞地”全部达到了压实属地责任、排除安全隐患、兜底民生保障的治理要求,如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治理任务。

  经反复摸排,本市“飞地”最终确定为6个中心城区和4个环城区的546处。其中“城中村”共涉及43个村,大小231处点位。接壤的“插花地”共涉及8个区,112个小区。不接壤的“插花地”共涉及33个社区,49处。责任不清的地带涉及154处。

  市委、市政府把“飞地”基层社会治理属地化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口,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采取措施,强力推进。全市共投入整治资金1.6亿元、拆迁安置资金3.4亿元,排除问题隐患1.1万个、兜底重点扶助人员民生保障20.9万人、拆除违建11.9万平方米。

  在“飞地”治理过程中,全市联动,形成“飞地”治理的强大合力,而且是一种类型一个方案。19处“飞地”基层社会治理空白点全部纳入社区(村)和网格服务管理,新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各10个,新划分全科网格62个,覆盖居民1.2万户、1.5万人。华苑、丽苑、梅江南等7片接壤“插花地”变更行政区域界线。对于不接壤“插花地”,按照尊重历史、方便管理、保障群众利益的思路,推进管辖权落在行政区划所在区,居民房产登记和户籍、学籍可保持不变。从2020年9月16日零时起,全市排查出的27个“飞地”点位司法管辖权全部移交属地。推动相关区将65个保障房项目,133处配套公建移交属地。

  对于落实“飞地”基层社会治理属地化过程中存在一批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问题,全市迎难而上、找准症结、打通难点堵点痛点。2020年8月30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解决城中村“飞地”基层社会治理属地化有关问题的意见》,依法依规推进撤村,本市城中村属地化工作最终顺利完成。

  在同步开展的“基层治理空白点和重点扶助人员双摸排双到位”工作中,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孤寡失独人员等特殊群众,各区和相关部门逐区、逐片、逐栋、逐户进行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即查即改、消除隐患,真正压实各级组织的属地化管理责任。全市累计排查出20.9万余名重点扶助人员,其中独居老人3.5万余人,无自理能力且无人照看智障人员1840人,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到位的精神病人2819人,做到敲门入户,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将目标人群纳入帮扶范围。

  自2020年5月25日开始,市工作专班办公室组成3个暗访组,对报结点位进行复核,一处一处“过筛子”,累计查访点位546个,见面走访群众1865人,形成265期《查访记录》,向各区反馈整改问题1243项,消除大批隐患问题,确保整治质量和效果。

  据介绍,由于“飞地”问题成因复杂、情况多样,部分点位的后续治理仍在持续跟进,强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