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时,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部综合仪器室内,研究员杨文志正带领着十几名老师和学生进行药物制备和成分标准的分析鉴定。

  记者看到,在一个半米来高,宛如四层储存柜的仪器中,整齐排放着20多个小试管,内中注入的就是各种人参属中药的提取物。“大家所熟知的人参,不仅能入药,在功能性食品甚至护肤品中也应用广泛,但由于用料部位不同,药理作用存在差异,比如人参须、人参叶的活性成分肯定不如人参根茎更有效,而这项实验就是通过不同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的测定,对药物标准起到整体质量评价。”杨文志说。

  作为全国中医药系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20年2月正式立项运行,基于中药成分、药效评价、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制剂与工艺、智能制造、临床评价七大核心技术平台。目前,聚焦中药行业关键问题,该实验室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渐成为面向京津冀乃至全国的一流中医药研究高地,并形成了组分中药配伍理论及方法、组分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组分中药成药性评价及转化、组分中药智能制造应用基础及示范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实际上,自培育期以来,我们就致力于以现代中药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支撑促进京津冀中药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据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组分中药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张俊华介绍,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正进行资源优势整合,以创新驱动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为落实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重点实验室原创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策略,以“中药大品种培育”为主要内容,共同组建“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完成30余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还有上百种中成药二次开发正在推进。此外,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牵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与,河北安国“中药数字都”提供建设基地的京津冀三地合作共建的“中药检测中心”正在加紧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为不同药材品质的鉴别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明白纸”“口袋书”。近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培养的中药学博硕人才,为京津冀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高地和智力支撑。

  作为该实验室的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以实验室为依托平台,天津中医药人将持续助推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断完善组分中药理论和关键技术,稳步推进中药制造从“经验制药”向“科学制药”迭代,在中药组分、优化配伍、控制疗效方面不断突破,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