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蟹肥。丰收的味道迎面扑来。

  漫步东丽区无瑕街的古海岸廊道起步区,稻浪起伏,稻香袭人,稻蟹肥美。按照本市“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生态规划原则,东丽区将绿色生态屏障区内265亩旱田改成稻蟹混养的高标准农田。“这265亩地原来种植旱田,旱田的经济效益一般一亩地在三四百元。现在采取立体种植改种水稻了,穿插养殖河蟹,预计整体产出一亩地在三四千元左右。”东丽区农委党委书记苑树军对记者说,起步区依据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规划指导,将农业生产经验与生态修复相融合,重塑湿地水网。

  记者在起步区看到,这里地势高低不平,因势种植了不同品种的植物,错落有致。“我们地处海河中游片区,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乔木若直接种植在平地地区,受含水层盐碱化影响,成活率低。”苑树军介绍,东丽区采用传统台田系统应对土壤盐碱,通过挖土成塘,垫土成台,在高处台地进行林地种植,低处坑塘养鱼,台地和坑塘之间形成湿地和旱地农业系统,依靠自然降水和人工灌水同时起到淡水淋碱的作用。

  东丽区提供的资料显示,古海岸廊道起步区北至津塘公路、南至海河、东至汉港公路、西至袁家河,总面积1.56平方公里。通过理水脉、绿河廊、留田廊、通游路、置节点五大设计策略,确定“一轴、三带、四片区”的规划结构。其中,一轴为主生态轴线,贯穿区域南北,串联区域主要功能片区;三带包括海河生态带、袁家河生态带和屏障生态带;四片区是依据空间形态和区域功能,划分千塘鳞次、百亩禾风、果园闻香、紫海金田四大功能片区,形成结合循环经济建设,湖岛映水的湿地风貌,构建林、田、水、草生态复合型特色片区。

  苑树军介绍,东丽区古海岸廊道起步区总体湿地水系面积约38公顷,蓄水量约76万立方米。“我们通过降水或人工浇灌增强区域排盐压碱功能,雨季增加区域雨洪蓄滞功能,旱季补充提供浇灌用水,缓解缺水问题,发挥湿地调蓄功能。同时,利用生态水域,养殖鱼虾,形成鱼、藻类、水生植物共同和谐生长的生态湿地湖泊片区。”截至目前,该项目的水系、道路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明年三四月全部完工,届时面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