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日确诊和疑似病例清零,返汉复工复产队伍越来越壮大,被按下“暂停键”的武汉越来越重现往日生机,一个噩耗从抗疫一线传来,连续奋战61天的汉警吴涌永远倒下了。
3月22日下午4时许,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汉正街利济派出所民警刘晓旭透过虚掩着的寝室门发现,同事吴涌躺在床上,被子一角掉到地上。“老吴,你冷不冷啊?”吴涌没应声。刘晓旭走过去,试着一摸,吴涌的手脚冰冷!
“所长,老吴他病了。”刘晓旭冲下二楼。
“快,叫救护车。”
“赶紧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按压、吹气,再按压,再吹气,老吴,请你快点醒醒,快点醒醒呀!刘晓旭心中万分焦急,手上的动作片刻未停。医生赶到了,在认真检查脉搏、鼻吸和眼睛后,摇了摇头,
“他,已经走了。”
一个晴天霹雳惊倒江城警营——“年仅51岁的片警吴涌因公牺牲了!”
1989年警校毕业的吴涌,从警31年,干部履历表上清晰地记着,连续6年优秀公务员,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受到嘉奖。
7个昼夜的坚守
“老吴是社区工作的好搭档。”汉正街共和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熊恒超是个干练的80后,60后的吴涌比他大整整14岁,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默契地配合。
几天前,社区党委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商定好3月22日下午挨家挨户为居民去送爱心物资。
“原定下午送,时间两点半,我见老吴未到,给他打了个电话,也没人接听。我心想,他所里有事忙,忙完了会来和我们汇合的。”熊恒超回忆。可当他把爱心物资全部发完,老吴还未赶到。
“这个老吴,今儿是咋啦,所里忙啥事儿了?”
“刚刚得知,老吴突发疾病,走了……”熊恒超突然接到下沉干部电话。
“老吴是累倒的啊!”一时间,熊恒超的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双眼。
3月16日,中年妇女李某(化名)突发疾病,与之相依为命的女儿报警求助。李某原是餐厅员工,最近歇业在家,突然出现被害妄想症,称数千元工资被偷,精神恍惚地来到18楼平台上,情况十分危急。
接警赶到的吴涌急中生智,掏出2000元现金,写下一张纸条,让物业人员扮作餐馆工作人员送到她跟前,称工资刚发,一分未丢,让她放心回家。
李某被劝下楼后,吴涌又与街道、医院联系,送她到医院门诊开兵、开药,待其稳定后,又将她送回家,整整忙活了十几个小时。
次日一早,放心不下的吴涌又与熊恒超一起,将李某送到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
“我们多一分辛苦,群众就多一分安宁。”两天时间,终于妥善安置好了李某,吴涌才端上泡面。
3月18日,他一早带着6个安保队员、4个协管员去社区巡查。“检查有没有隔离挡板被损坏。”58岁的保安队长何进彪对这个事事认真、亲历亲为的民警兄弟打心眼里佩服。
当天,他们走遍整个社区,居民容易聚集的健身休闲处、犄角旮旯都没放过。其间,他登门走访了5位特殊关照的孤寡独居老人,逐一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
3月19日,社区收到300份爱心菜。3月20日,政府下发的爱心鱼到了,每条鱼足有三四斤重。共和社区的房子是老式的商住两用楼,一层二层是空间较高的商埠,三层有大平台,三层至九层是居民住宅楼。小区里很多门栋没有电梯,上下全靠爬楼。送爱心菜、送爱心鱼,各个门栋挨个爬一遍,肩扛手拧,他腰酸腿疼也忍着、坚持着,为社区保供是当前抗击疫情的重中之重啊!
3月21日,天下起了雨,社区外出的人员减少,封控卡口的值守任务稍微有所减轻,吴涌带着安保队员们检查社区的封控硬隔离挡板,挨家挨户地检查门店有无违规开门营业,有无火灾隐患。辖区还有一片拆迁区域,他仔细查看空置房里有无安全隐患。
3月22日上午,天又放晴了,他一早来到封控口卡值守,碰到几个想违规出去蹓跶的居民,他耐心地上前劝解。中途,一个居民到所里报案,他返回所里接待。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到社区。
周一至周日,白天连着夜晚,在战友和社区群干眼中,他是身体很棒的人,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周竟是吴涌最后的战斗。
抗疫先锋的担当
汉中街188号,军威大厦,属“无疫情小区”。3月23日,记者由汉口利济南路走进窄窄的汉中街,街边高耸的是军威大厦。春日暖阳,街巷里不见川流不息的人群,一树树粉紫带红的木檵花开得火热。警务室公示牌上那张正直的笑脸依旧,屋内却有些空落落,但工作日志上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录。
封城后,转移社区的新冠肺炎病人是最危险的事。每当此时,吴涌总说:“我是党员民警,有危险,我先上!”
大厦6楼住着一对郑姓老夫妻,患病多日,需要进一步隔离治疗和观察。2月9日晚,吴涌和社区干部穿着防护服来到老人家,准备将他们送走,但他们身体虚弱,只能勉强下床挪步。吴涌主动上前,将老人的手搭在自己肩上,微微屈着腿、弯着腰,把自己当“人力拐杖”。60多级台阶,他们头挨着头,彼此的呼吸声一清二楚。扶到平台,他和熊恒超一起,用轮椅将老人抬到楼下路边的车上。累得满头满身是汗,他也不吭一声。
社区防控是关键一役,“四类人员”全部排查隔离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有的居民因为不理解政策,吴涌总是不厌其烦地做好劝说工作。
2月18日,明婆婆有轻微发热症状,按照要求必须送到隔离点观察,她拒不开门,认为自己不需要治疗也不需要隔离,还故意将熊恒超的电话拉进黑名单。
“但是,居民哪怕拉黑我的电话,也绝对不会拉黑老吴的电话。”熊恒超告诉记者,“他比我更耐心、更有方法。”
当天,吴涌站在明婆婆家门外,从政策谈到治疗、从治疗谈到康复。明婆婆情绪激动,始终不开门,她的儿子甚至说“要去投诉”。
碰了钉子的老吴并不回头,就不信有理的事办不好!他马上通过公安人口系统,找到了明婆婆户籍地所在的蔡甸区,把情况向村支书一吐露,深明大义的村支书立即通过电话慰问、劝导明婆婆。乡情感化,明婆婆终于打开房门,主动配合去隔离点观察。
完全康复后,明婆婆专门向社区表达自己的歉意,还连声说吴警官就是好。
共和社区共有69名“四类人员”,他们全部通过感化、劝导的方式收治隔离到位,没有一起因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出社区。
“他对待居民群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包容。”社区干部打心底里喜欢吴涌。
73岁吴爹爹的子女被封控在其他社区,无法照顾他。吴爹爹身患肾病,需要透析,疫情期间不能住院,他只能每周去门诊透析两次。医院较远,送治和接回是件麻烦事。吴涌得知后,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悉心照料他们。每到透析的时间,他便准时将老人从家里接出来送至医院透析室,透析需要整整一上午时间。之后,又接着打针,治疗结束再将吴爹爹送回社区。其间,吴爹爹一度出现肺部感染,经检查排除新冠,但急需消炎治疗。他便带着吴爹爹天天在医院检查、诊治,一连打了5天消炎针,直到病情得到控制。
“老人住在这里就放心好啦,你们能不能来都不要紧,我一定照顾好他。”这是吴涌对老人子女的承诺,他说到做到。疫情发生以来,他送老人透析、看病,送米、送油、买药,从无一声怨言。
家人眼中的榜样
吴涌走了!3月22日下午6时许,吴涌的妻子刘晓林得知噩耗,顿时赶到天像塌了一样,她怎么也不愿意相信。
1993年相识之初,他俩一个在硚口区公安分局防暴队当巡警,一个在体育系统工作。
“我从小就想当警察,吴涌帮我实现了人生梦想,我真开心,从他身上,我感受到警察是个神圣的职业。”
作为警嫂的刘晓林时时为他担心,“他有时候半夜三更,接到电话就走了;有时候与犯罪分子搏斗,对方藏有凶器。我总要嘱咐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
对吴涌,刘晓林更多的还是自豪。他经常受到奖励,与同事也相处融洽,在外人缘不错。他也没有不良嗜好,喜爱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这些健康的运动以及旅行,平时身体好,精气神十足。她退休前,只要时间允许,吴涌就会驾车先把她送到单位,跑步运动,然后再去派出所上班。假期时,他们带着儿子一起去旅行,温馨的三口之家曾一起骑行在清华、北大的校园里,感受学府气息。
刘晓林还介绍,吴涌非常孝顺,今年疫情爆发,他的母亲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并确诊为重症,住进武汉市四医院。坚守在抗疫一线岗位上的他,心急如焚,没有时间专门照顾老人,便嘱咐在该院当医生的弟弟吴波多多用心。老人出院后,他每天打两个电话报平安,关心母亲。他对待岳父、岳母也是如此,岳父中风5次,家住楼上,全靠他背上背下,老人病得神智不清时,连女儿都认不出却记得女婿吴涌。
“大哥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小弟弟吴波听闻噩耗十分悲痛,他流着泪跟记者说。兄弟三人,大哥正直、规矩、内敛。当一名警察是他从小的愿望,记得在汉阳二十三中上高中时,他已经通过了招录飞行员的考试,没想到警校的通知书也寄来了,最终他选择了从警。
大弟弟吴涛双眼红红地跟记者说,每年的年饭都是就大哥的时间方便,今年,抗击疫情,情况特殊,我们没有吃成年饭,前段时间还商量着“五一”全家补上这顿年饭,谁知道这竟成了永远的遗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