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噼啪噼啪……五月初,一阵清脆的鞭炮声打破了木厂小学的宁静,这里是位于黔南山区最深处的一所苗寨村小。如今,寨子里第一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淳朴的苗民们载歌载舞,以最隆重的方式庆祝大楼落成。很多人难以置信,推动这所学校走下去的,是一群普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被大家称为“牛津团”。

  扬州大学“牛津团”是一个在校贫困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公益组织。他们将自己的志愿服务成为“感恩公益”。六年来,从甘肃到四川,再到青海、贵州……团队公益足迹遍布西部多个省份,帮扶人群累计达到3000余人次,累计募集各类公益物资达到一百余万元,开展各项志愿服务五万余小时……

  一群接受帮助的贫困生变成援助者。是什么让感恩的种子在这里生根萌芽?又是什么让爱与被爱水乳交融?

感恩公益:让青春收获生命尊严感恩公益:让青春收获生命尊严

  时间追溯到2013年的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正读大一的电气专业专业学生王昊一从媒体上得知甘肃省甘南州某化旦尖措孤儿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很多孩子整个冬季只有一件御寒的衣服。自身也是贫困生的王昊一,多年来一直在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走入了大学。孩子们艰难的生活现状深深刺痛了他。于是,他和周围一些多年来同样受着社会帮扶的贫困生们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孤儿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帮助孤儿学校的孩子们募集衣物、课本等物质,他们利用起课余时间,通过义演等方式到扬州各社区开展爱心募捐。因为没钱雇用车辆,每人拎着一只学校发的牛津包装运物质。这种简朴但真诚的方式感动了许多人,因此,大家亲切地称他们为“牛津团”。

  “送到干洗店洗实在是太贵了,同学们自己清洗晾晒募集到的衣物。”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建军老师介绍说,为了将募集到的资金尽可能多的寄往山区,同学们舍不得多浪费一分钱。他们用很短时间就自己动手学会了真空打包、集约装运。

  在援助过程中,团员们发现甘肃、四川等地山区,不少孩子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很多人甚至会面临中途辍学,这让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大学生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们决定以接力的形式帮助山区孩子完成“读书梦”。

  刷盘子、发传单、下车间…有的利用课余勤工俭学,有的拿出自己的奖学金,甚至有的通过义演、捡垃圾等方式筹集经费。一个月内,他们就筹集了两万元“爱心基金”。

  “在我们求学路上受到过很多人的资助。现在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过去的自己。”团员们感受到自己的善举绽放出了生命尊严。从此,“牛津团”这个公益组织应运而生。他们将自己的付出称为“感恩公益”。一群特殊的高校学子,心存感激,胸怀责任,在志愿服务中趟出一条自助助人的公益之路。

穷且益坚:在马背上建起移动课堂穷且益坚:在马背上建起移动课堂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八河村位于位于西南崇山叠岭最深处,这里世代居住着布依、苗族等少数族群。寨子通往山外的唯一山路往返最快也要五个小时,马匹是进出山区的主要运载工具。物资溃乏、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等原因导致当地的教育生态极度复杂。留守儿童达成八成以上,单亲或孤儿占到三成以上。

  2014年3月,“牛津团”的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这里开展支教活动。寨子54名学生,只有两名代课老师。学校六个年级公用三间教室,每个年级两天才能排上一次课。

  大山里的艰辛深深触动了志愿者们的内心。“冰淇淋为什么是凉的?长城是建在云朵上的吗?城市的高楼比眼前的大山高……”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天马行空,他们的问题让队员们心酸。

  “大山阻隔了孩子们的视野,但不能阻断他们的梦想。”为了打通山寨与外界交流的“最后一公里”,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队员们绞尽脑汁。

  “这里的素质拓展教学几乎完全空白,山里从未开展过比如科技文艺、音乐美术等课程。”到达山区,团员们在马背上组建了一个“第二课堂”。道路崎岖,普通的车辆难以进入,小伙子们用肩扛,用马拉,将一批批物质送进大山。在他们看来,哪怕带着孩子们往山外的世界撇上一眼,也算是一种成功。

  “有好几次,几乎贴着山崖边缘往上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事后想来,团员们至今心有余悸。

  指南针、风向仪、静电发生器……这是大山里的第一个科普实验室。团员们带着这套设备,在山与山之间流动,已经累计为十余个山寨的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团员贾培说,“每次看到窗外挤满了孩子,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截止目前,“牛津团”发起的“马背上的第二课堂”公益扶助项目已累计为当地筹集了一百余万元公益物资,援建了教学楼、图书室、医疗室等一大批教学设施。输送了四十余名长期驻守的支教教师、医疗卫生、科技帮扶等志愿者。

攥指成拳:以爱为业凝聚公益合力攥指成拳:以爱为业凝聚公益合力

  当马匹第一次驮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寨时,当地牛田小学的校长马龙舟对这群稚嫩的大学生颇为不屑,“这里前后入驻过不少外来志愿者,但现状从未改变,这群大学生又能带来什么?”

  事实的确如此,当地并不缺乏社会关注。企业、高校、公益组织,每年都会组织大量的教育资源“输血”山区,有的搞结对帮扶、有的搞设施援建,但一直以来收效甚微。

  “大家都有意扶助教育,为什么没法改变现状?”指导教师王建军认为,政府主导着政策优势、高校有大量志愿者、企业物资雄厚、公益组织的实践经验丰富、媒体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公益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力量太分散。

  “如果把各种资源凝聚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公益合力。” 2014年9月开起,“牛津团”牵头成立的全国首个致力于“潜在公益”开发的“益基站”正式入驻该校创业苗圃。他们探索将公益服务变为创业实践。

  “‘潜在公益’是指人们内心存在的公益愿望,但因为现实限制并未付诸实施的公益潜在意识或行为。”谈到学生们的公益创想,王建军思量了许久。社会上有很多爱心人士或企业有志于从事公益活动,但并没有精力或经验直接开展大型公益项目。而高校有大批素质一流的志愿者和公益团队,但缺少资金等公益资源开展相关项目。

  这是一个高校、企业、政府多方联合运行的大公益生态。平台联合了苏、皖、黔等省份地方政府、10家企业、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创业者们围绕“潜在公益”开发为突破口,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以“联盟化”破解公益低效率难题,以“驻点化”破解公益短期性难题,以“标准化”破解公益业余化难题。

  村小支教、科技支农、医疗援助……成立至今,平台先后整合了十余个公益团队,搭建一个贯穿“志愿者、项目、资源”等诸多要素的公益活动运行机构。“牛津团”利用“益基站”发挥公益社团联盟优势,为有志愿服务意向的个人或团队提供、培训指导,提供公益体验机会,吸引了数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参与。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六年来,“牛津团”这个贫困生公益组织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每年两百多人。公益足迹遍布四川、贵州、青海多个省份,为山区累计募集了一百余万元公益资金。在每一个团员的记录册上,都记录着这样一句话,“做人就应该像蜡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