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听从微信群中所谓“好友”忽悠,推荐购买可以有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结果上当受骗。近日,公安红桥分局民警将诈骗老人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今年3月份,公安红桥分局西沽派出所接到一位李老太太的报警,说她听信网友的话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结果上当受骗了。原来,李老太太在一年前微信中某个购买保健品的群里结识了一名好友。最近,有个微信加他好友,自称自己就是之前那名好友,因为微信号突然故障,换了个新号。

  信以为真的李老太太加了对方好友。这名“好友”又联系老太太称有能赚钱的投资渠道,投点钱就能得到高额回报,四天就能翻一番。觉得是朋友好心推荐,老太太也没多想就决定投资两万元。李老太太的微信里没有那么多钱,结果就根据那位所谓好友发过的账号,通过银行转过去了19999.99元。钱转过去之后,那位所谓的好友就失去了踪迹,李老太太这才意识到上当了,于是到派出所报案。

  

  西沽派出所会同打击犯罪侦查支队三大队一起,对这起案件进行了梳理,发现这正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好友”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办案民警发现其中一名嫌疑人刘某在四川省凉山地区的落脚点,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进一步掌握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吴某某情况。近日,办案民警双线缉捕,分别在四川省眉山市、峨眉山市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讯问,其二人对冒充“好友”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罪行供认不讳,现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结合这个案件,公安机关也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往往这些馅饼背后都是一个个的坑。

  诈骗那么多怎么防?请牢记十二条!

  1

  接到“涉案”电话别慌张

  若有人涉及案件,需要协助公安机关的调查,公检法相关人员会到事主的家、单位等地与其当面沟通,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要求事主提供银行卡信息。

  2

  亲友借钱通过多渠道验证

  遇到有人冒充亲友借钱,一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验证,比如竞猜打电话、微信甚至面谈等多道程序后再汇款。若借钱亲友暂时联系不上,要先冷静,不要贸然汇款,通过给其身边的人打电话核实,或者过几天再与其联系,得到本人确认前不汇款。

  3

  办带有芯片的银行卡

  与磁条式银行卡相比,芯片卡的加密技术更加成熟。若不慎遇到不法分子假冒收银员,使用假的刷卡POS机刷银行卡时,芯片卡可有效防止个人信息和存款被盗用。

  4

  银行卡设置复杂的密码

  避免用生日、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易被猜中或简单、有序的数字作为密码。

  5

  留心刷卡交易

  在ATM机上交易时,要留心卡槽口有没有被改装过。在特约商户进行刷卡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交易完成后,确认商户归还的卡是否为本人卡片。

  6

  开通短信通知

  这一招就是方便了解结算信息,即便被盗刷也能很快了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通过上门人员、银行员工等办卡,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

  7

  给财产做“物理隔绝”

  多在几家银行开卡,将存款分散存在多家银行中,即使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可以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8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谎言,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克服贪欲的心理,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9

  远离可疑人员

  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10

  与亲人朋友保持联系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11

  警惕陌生公司的讲座和免费活动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障目。

  12

  在正规场所办理所需业务

  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去征,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

  来源:平安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