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口凑够一拨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这种行人无视交通法规过路口的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9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即日起通过纠正、教育、批评和处罚措施,全面治理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其中,对带头闯灯者将处罚没商量,行人罚款10元,非机动车罚款20元,均为现场处罚。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是袭警行为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罚10元 操作有难度
北京市交管局副局长陈龙波介绍,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情况长期存在且是突出违法行为。此次严查将整治行人违法明确纳入秩序整治重点。
初期,交管部门对违法人员做到逢违必管、必纠、必教育。“对于不听执法的还结合处罚。”按北京相关法规,行人闯红灯处10元罚款,但交警操作起来存在一定难度。
陈龙波举例,一个路口所有行人都在等红灯,但有行人非要强行闯灯并对周边行人造成带动作用,这样的违法行为就必须处罚。
陈龙波坦言,此次重提对行人违法严管,不会是“运动式”执法,“交通秩序整治要形成常态化,效果出来以后力度不减,才能保证交通陋习逐渐改善。”
三类人 最易闯红灯
交警孟昆玉在前三门大街执勤,几个路口是行人过马路集中的地方。他的经验是“劝住带头过马路的人”。
孟昆玉总结,三类人易闯红灯:老年人、初高中生和部分刚来北京的外省人。他说,每次看到带头闯红灯的,他都最先“按”下来,这样才能保证没有效仿的人。他说:“绝大部分行人是自觉配合我们工作。”遇到个别闯红灯的,交警也主要是以劝说、教育代替处罚。“按北京相关法规,行人闯红灯要处10元罚款,但操作起来不容易。”
执法者 严管要长期
“执法者应该有个长期严管的态度,让绝大多数人感受到法律所设的红线不能碰,才能逐渐养成习惯。”全国政协委员施杰认为,执法部门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给百姓,而要将法律真正落到实处。
施杰说,国家层面的道交法,各地的具体实施办法,对行人违法都有明确规定,执法部门在落实过程中有问题。平常的执法要是以抽查等类似的形式表现在民众面前,会对人造成一种侥幸、不公的想法。“被处罚是偶然性,别人过了你没罚凭什么罚我?”久而久之,这样的想法成为惯性,阻碍人们形成良好的交通意识。
借鉴
北京是这样罚款的
■行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元罚款:
违反交通信号、未走人行道或者未按照规定靠路边行走的
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的
未被交通信号放行的行人进入路口的
■驾驶非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20元罚款:
违反交通信号通行的
在人行道、人行横道上骑行的
行经人行横道未避让行人的
未被交通信号放行的非机动车进入路口的
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