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中,种业振兴是重要内容。宁河区通过保种、扩繁、延长产业链等措施,大力发展淡水鱼种业,力争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淡水鱼种质资源先导示范区。

  采访中,记者来到位于宁河区芦台镇的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这里主要是进行鲤鱼、鲫鱼的保种选育、优良苗种的生产和推广。

  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培育出了11种经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每年都有30亿尾左右的鱼苗从这里销往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

  鲫鱼在京津冀等地都属于比较重要的养殖品种,但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鲫鱼的生长力减退,鱼肉变薄,而且很容易得病,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今年,为了加强对种业企业的科研扶持,宁河区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区农业部门的牵头下,换新水产良种场与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合作,尝试通过生物育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鲫鱼新品种的抗病性。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张韦告诉记者,“抗病力上,我们做一些攻毒实验,力争在3到5年之内,我们选育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一个新的品系或者品种。”

  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中,天津提出实施种业振兴工程,要建成水产种质资源库,重点扶持像换新水产良种场这样的企业。

  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企业申请到了国家级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天津市鲤鲫鱼水产种质资源场建设,这座新厂房就是刚刚建好的配套设施。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按照育种的流程,换新水产良种场繁育的小鱼苗需要在24小时内全部转运出去,由下游的渔场在更大的水域面积里养成规格较大的鱼苗,才能销往全国。

  为了帮助育种企业大幅提高育种能力,今年,宁河区畜牧水产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抓紧走访,动员本地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承接上游育种场的鱼苗,实现本地淡水鱼产业的全链条发展,同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下一步,宁河区还将依托“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创建集良种选育、扩繁孵化、测试生产、标准养殖、示范加工等一体的中国北方淡水鱼全产业链平台。